第1单元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范围:七下第1单元;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第I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22秋·河北张家口·七年级统考期中)成语“一衣带水”出自《南史·陈纪下》。隋文帝对宰相高颎(jiǒng)说:“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之后隋文帝于589年(???)
A.灭掉陈朝,统一全国B.创立科举制,选拔人才
C.定都长安,发展经济 D.开凿大运河,巩固统治
2.(2022·安徽六安·统考模拟预测)吴兢《论奢纵·贞观政要(卷六)》记载,贞观十一年,马周对唐太宗说:“隋家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东京积布帛,王世充据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材料说明(???)
A.隋朝经济繁荣 B.唐初藩镇割据 C.“贞观之治”局面 D.太宗虚怀纳谏
3.(2022秋·河北张家口·七年级统考期中)“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下列关于这首诗理解正确的是(???)
A.赞扬了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交通 B.诗人认为,隋灭亡是因为开凿大运河
C.大运河的开通实现了我国南水北调 D.大运河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4.(2022秋·七年级单元测试)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亡于公元前207年,历经二世(代),统治中国14年。隋朝建立于581年,亡于618年,历经二世,统治37年。秦、隋二朝都是盛极而衰,二世而亡,它们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大兴土木 B.谋朝篡位 C.苛捐杂税 D.统治残暴
5.(2022秋·福建厦门·七年级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校考期中)“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上而非‘门第’上,从而将全国精英吸到了国家管理网络中,最大限度地扩大了统治的基础。”这句话评价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6.(2022秋·山东青岛·七年级期末)史学家范祖曾评论说:“屈己以从谏,刻厉矫揉,力于为善,此所以致贞观之治也。他这段话称颂的是(???)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
7.(2022秋·山东青岛·七年级期末)西安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样地之一,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在此建都的王朝有(???)
A.东汉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8.(2022秋·河北保定·七年级统考期末)唐太宗曾对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由此可见,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本质是(???)
A.稳定社会秩序 B.忧怜百姓 C.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长治久安 D.完善各项政策
9.(2022秋·山东临沂·七年级统考期中)“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以上诗歌是对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评价。她突出的贡献是(???)
A.创立殿试制度 B.戒奢从简,虚心纳谏
C.重视地方吏治 D.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10.(2022秋·山东临沂·七年级统考期中)盘点中国古代繁荣强盛的时代,唐朝当位列其中。唐朝之盛始于贞观年间,开元时达极盛。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相关表述不准确的是(???)
A.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B.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C.房玄龄、杜如晦是这一时期名相 D.注重文教,编修典籍
11.(2022春·北京昌平·九年级期末)下图文材料可用于说明唐代(???)
曲辕犁将以前的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使犁架变小变轻,且便于调头和转弯,节省了人力和畜力
A.农业技术的进步 B.政治制度的创新
C.文学艺术的繁荣 D.民族交融的发展
12.(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如下图描绘的是唐代前期十分流行的中亚胡旋舞。“禄山胡旋迷君眼”“贵妃胡旋迷君心”的诗句也透露出这种舞蹈在当年的风靡。材料可以反映唐朝(???)
A.政府重视美术教育 B.民族交往十分密切
C.兼收并蓄外来文化 D.国势开始由盛转衰
13.(2022秋·八年级单元测试)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隋唐的民族政策表现得较为开明。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唐太宗在位时期(???)
A.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B.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 D.派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
14.(2022秋·山东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