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中国传统康复模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
1.手阳明大肠经的络穴为()。
A、列缺
B、通里
C、内关
D、偏历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手阳明大肠经的络穴为偏历。列缺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通里是手少阴心经的络穴;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
2.进入上齿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阳明大肠经
E、手太阳小肠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客主人),沿发际,到额前。所以进入上齿的经脉是足阳明胃经。
3.走罐时须在罐口或欲拔罐部位涂一些润滑油,不可用()。
A、凡士林油膏
B、乳液
C、刮痧油
D、酒精
E、香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走罐时涂润滑油是为了减少罐口与皮肤之间的摩擦,便于走罐操作且能避免损伤皮肤。凡士林油膏、乳液、香油、刮痧油都可作为走罐时的润滑油。而酒精具有挥发性和刺激性,涂酒精后酒精挥发会带走皮肤表面热量,导致皮肤局部温度骤降,引起不适甚至损伤皮肤,所以不可用酒精。
4.对冠心病心阳不振、寒凝心脉者,可采用的方法是()。
A、针刺法
B、灸法
C、运动
D、调摄情绪
E、饮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灸法具有温通经络、散寒祛湿、回阳救逆等作用,对于冠心病心阳不振、寒凝心脉者,灸法可温阳散寒、通络止痛,是较为适宜的治疗方法。针刺法主要侧重于疏通经络气血;运动、饮食、调摄情绪对冠心病有一定辅助作用,但对于心阳不振、寒凝心脉这种寒证表现,灸法更为针对性。
5.确定太极拳联系架势的是()。
A、云手
B、左下势独立
C、起势
D、左揽雀尾
E、手挥琵琶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起势是太极拳练习的起始架势,它确定了整个太极拳套路的开始姿势和基本身形,后续的动作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
6.骨度分寸法最早见于:()
A、《难经》
B、《千金要方》
C、《针灸甲乙经》
D、《黄帝内经》
E、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帛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骨度分寸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灵枢·骨度》篇详细论述了人体各部的骨度分寸。
7.足厥阴肝经的络穴为()。
A、光明
B、丰隆
C、飞扬
D、蠡沟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足厥阴肝经的络穴是蠡沟。丰隆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飞扬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络穴;光明是足少阳胆经的络穴。
8.主治血病的八会穴为()。
A、膈腧
B、膻中
C、大杼
D、太渊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八会穴中血会膈俞,膈俞主要用于治疗血病。大杼为骨会,太渊为脉会,膻中为气会。
9.位于面部,口交外侧,上直对瞳孔的腧穴为()。
A、地仓
B、颊车
C、头维
D、下关
正确答案:A
10.内关穴的正确定位是()。
A、在腕横纹上1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B、在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C、在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D、在腕横纹上4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所以答案选B。
11.主治肩臂手病症的头针刺激线是()。
A、舞蹈震颤控制区
B、运动区2/5
C、运动区1/5
D、足运感区
E、感觉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运动区上点在前后正中线中点向后移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上下两点连线即为运动区。运动区上1/5,治疗对侧下肢及躯干部瘫痪;中2/5,治疗对侧上肢瘫痪;下2/5,治疗对侧面神经瘫痪、运动性失语、流涎、发音障碍等。所以主治肩臂手病症的头针刺激线是运动区2/5。
12.不是三棱针的常用针刺方法()。
A、挑刺法
B、刺络法
C、点刺法
D、透刺法
E、散刺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三棱针常用的针刺方法有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透刺法不属于三棱针常用针刺方法。
13.瘢痕灸是指下列方法中的()。
A、直接灸
B、化脓灸
C、灯火灸
D、非化脓灸
E、间接灸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瘢痕灸又称化脓灸,是直接灸的一种,施灸时将艾绒直接放在皮肤上燃烧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结痂脱落后形成瘢痕。所以瘢痕灸是化脓灸。
14.位于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的腧穴为()。
A、颊车
B、地仓
C、下关
D、头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头维穴在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地仓在面部,口角旁约0.4寸;颊车在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中指),闭口咬紧牙时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