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答案
1.中国传统康复技能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中国传统康复技能的概念: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功能观、辨证观和正气观为核心,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通过针灸推拿、理筋正骨、中药内外治、运动疗法、饮食疗法、文娱疗法、五行音乐疗法等一系列传统技能的治疗,达到消除或减轻患者功能障碍、提高生存质量、回归社会的目的。
中国传统康复技能的内容:针刺、艾灸、拔罐、刮痧、放血等疗法;推拿、理筋、正骨等方法;中药热敷、熏蒸、熏洗、敷贴、脐疗、膏药、芳香等方法;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六字诀、捧气贯顶法、三心并站庄、形神庄等传统运动;药膳、药饭、药粥、药酒、药茶等不同方式;舞蹈、琴棋书画、花木园艺、垂钓旅游等手段;五行音乐、鼻内吹药、中药灌肠、中药涂擦、泉水疗法、森林疗法、空气疗法、日光疗法等。
2.试述中国传统康复技能与现代康复疗法的特点。
答案:传统康复技能的特点:(1)局部功能康复与整体康复相结合;(2)辨证康复与辨病康复相结合;(3)扶正与祛邪相结合;(4)内外并用,杂合而治;(5)疏通经络是康复之本。
现代康复疗法的特点:具有功能性、协作性、主动性、多科性、社会性等特点。
思考题答案
1.从阴阳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关系原理论述阴阳消长的基本形式及其指导意义。
答案:阴阳的消长变化主要有两类八种形式:一类是阴阳的互为消长,包括阴消阳长、阳消阴长、阴长阳消、阳长阴消;一类是阴阳的皆消皆长,包括阴随阳消、阳随阴消、阴随阳长和阳随阴长。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而导致阴阳出现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间存在着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的关系。第一类消长形式主要是由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决定,阴盛制阳,表现为阴长阳消;阳盛制阴,表现为阳长阴消;阴衰不能制阳,表现为阴消阳长;阳衰不能制阴,表现为阳消阴长。第二类消长形式由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所决定,阴虚不能生阳或阳虚不能生阴,表现为阴阳的此消彼亦消;滋阴以生阳或益阳以生阴,表现为阴阳的此长彼亦长。阴阳消长的意义主要是指导确定治疗原则,即实则泻之(损其有余)和虚则补之(补其不足)。
2.津液的输布、排泄与哪些脏腑的功能活动相关?试分述之。
答案:(1)津液的输布:主要依靠脾、肺、肾、肝、心和三焦等脏腑综合作用完成的。脾气散精: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通过其转输作用,一方面将津液上输于肺,由肺宣发和肃降,使津液输布全身而灌溉脏腑、形体和诸窍。另一方面,又可直接将津液向四周布散至全身。肺主行水:肺主行水,通调水道,为水上之源。肺接受从脾转输而来的津液之后,一方面通过宣发作用将津液输布至人体上部和体表,另一方面通过肃降作用,将津液输布至肾和膀胱。肾主津液:肾对津液输布起着主宰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肾中阳气的蒸腾气化作用是脾的散精、肺的通调水道,以及小肠的分别清浊等作用的动力,推动着津液的输布。二是由肺下输到肾的津液,在肾的气化作用下,轻者蒸腾,经三焦上输于肺而布散于全身,浊者化为尿液注入膀胱。肝主疏泄:肝主疏泄,使气机条畅,三焦气治,气行则津行,促进了津液的输布环流。心主血脉:心属火,为阳中之太阳,主一身之血脉。津液和血液赖心阳之动力,方能正常运行,环周不休。三焦决渎:三焦为“决渎之官”,对水液有通调决渎之功,是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津液的输布虽与五脏皆有密切关系,但主要是由脾、肺、肾和三焦来完成的。脾将胃肠而来的津液上输于肺,肺通过宣发肃降功能,经三焦通道,使津液外达皮毛,内灌脏腑,输布全身,肾的蒸腾气化对津液输布的全过程起主宰作用。(2)津液的排泄:主要依赖于肺、脾、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具体排泄途径为以下:汗、呼吸:肺气宣发,将津液输布到体表皮毛,被阳气蒸腾而形成汗液,由汗孔排出体外。肺主呼吸,肺在呼气时也带走部分津液(水分)。尿:尿液为津液代谢的最终产物,其形成虽与肺、脾、肾等脏腑密切相关,但尤以肾为最。肾之气化作用与膀胱的气化作用相配合,共同形成尿液并排出体外。肾在维持人体津液代谢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所以说“水为至阴,其本在肾”。粪:大肠排出的水谷糟粕所形成的粪便中亦带走一些津液,腹泻时,大便中含水多,带走大量津液,易引起伤津。
综上所述,津液代谢的生理过程,需要多个脏腑的综合调节,其中以肺、脾、肾三脏为要,以肾的作用最为关键。若三脏功能失调,则可影响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过程,破坏津液代谢的平衡,从而导致津液生成不足,或环流漳碍,水液停滞,或津液大量流失等病理改变。津液生成不足或大量流失而伤津化燥,甚则阴液亏虚,乃至脱液亡阴,其治宜资液生津、滋补阴液、敛液救阴。津液停聚则为湿、为饮、为水、为痰,其治当以发汗、化湿、利湿(尿)、逐水、祛痰为法。
3.气的生理作用有哪些?试从生理和病理的角度论述之。
答案: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五个方面:(1)推动作用:气是活力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