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国民族风俗 (2).ppt
文件大小:1.68 MB
总页数:52 页
更新时间:2025-06-04
总字数:约5.72千字
文档摘要

D、苗族的禁忌是:不吃羊肉、狗肉,忌在屋里煮蛇肉。忌刀口朝上,忌用凶器指人。人死入葬后一个月内,家里人不能婚嫁,不能唱歌或吹芦笙。忌在家里或夜间打口哨。同辈男女都以姐妹相称、最忌“姐夫”、“妹夫”之称。E、苗族的节日有芦笙节、苗年、春节、四月八、吃新节、龙船节、清明节等。十、藏族1、概况A、藏族主要分布在清藏高原上、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四省部分地区。第30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B、藏族发源于西藏境内的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区。C、藏族有语言文字,属汉藏语系。D、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也有少数人信奉原始的苯教。E、藏族以牧业为主,兼营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和小麦。F、《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第31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民俗A、藏族服饰,农区男子外着长袖肥腰圆领、向右开襟系带的氆氇长袍。妇女冬春穿长袍,夏秋着无袖袍,内有各种颜色的衬衣,前系氆氇围裙,领、袖、衣襟上镶边;男女均系腰带,穿长靴。牧民男女穿羊皮袍,不缝袍面。第32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B、藏族居民的主食为糌粑,喜饮酥油茶、青稞酒;牧民以牛、羊肉为主食。C、藏族的婚礼仪式隆重、热烈、一般持续三天。D、藏族的丧葬方式主要有:天葬、塔葬、火葬、水葬、土葬五种。通行天葬,塔葬仅限于达赖、班禅及少数活佛,火葬限于活佛,水葬用于夭折的幼童,土葬用于患传染病者和凶死者。第33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E、献哈达是藏族的一种特殊礼仪,藏族谒见上层和接待宾客,要奉献一条丝织长巾,藏语称为哈达,回赠时置于奉献人的项下。一般下级向上级、晚辈向长辈献哈达,称敬哈达;上级对下级、长辈向晚辈献哈达称赐哈达;平级、平辈之间献哈达称赠哈达。第34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F、藏族主要禁忌有:不可触摸佛像、佛供、经书、钟鼓、活佛身躯和佛徒佩带的佛珠,因为都是圣物;男坐左边,女坐右边,不可混坐;家有病人或产妇,不得进入。G、藏族的主要节日有:藏历年、雪顿节、望果节、沐浴节、萨嘎达瓦节等。第35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十一、彝族1、概况A、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其分布形式是大分散,小聚居。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B、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彝族流行多神崇拜,祭司称“毕摩”。第36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C、彝族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荞麦、土豆、豆类、水稻等经济作物。2、民俗A、彝族服饰,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称“天菩萨”,裹青蓝布头帕,前方扎成“英雄结”。妇女穿长百褶裙。外出时,男女都穿披风,彝语称“擦尔瓦”。第37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中国的民俗1、民俗,即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一定地域的特定人群在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中所形成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象。2、民俗大致可分为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和游艺民俗四大类或心理民俗、行为民俗和语言民俗三大类。3、中国民俗具有社会性和集体性、类型性和模式性、稳定性和变异性、传承性和播布性四大特征。第2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汉族的民族民俗一、概况1、汉族分布于中国的各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汉族主要源于黄炎、东夷等部落联盟,同时吸收了周围的部分荆蛮等部落联盟的成分而逐渐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称“华”、“夏”或“华夏”,汉代以后始称汉族。3、汉族的语言简称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分为北方、吴、湘、赣、客家、闽、粤七大方言。现代汉语普通话为汉民族的共同语言,其以北方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4、信奉主要宗教有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第3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民俗1、汉族服饰,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2、汉族饮食主要以米、面为主。注重烹调技术。3、汉族的丧葬过去多为土葬,现行火葬。4、汉族的订婚程序一般分为“六礼”,即纳彩、问字、纳吉、纳征、清期、迎亲。5、汉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第4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A、春节俗称“新年”,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春节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古人在年初岁尾用一年的收获来祭祀众神和祖先的腊祭。B、清明节称为清明寒食节,为汉族的传统节日。第5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C、端午节又名五月节,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