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歌哭中的挣扎从民国丧礼改革看启蒙祛魅的鲁迅书写.docx
文件大小:30.51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6-04
总字数:约6.11千字
文档摘要

“歌哭”中的挣扎——从民国丧礼改革看启蒙祛魅的鲁迅书写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生死始终被认为是有灵的。民众通过丧葬祭奠来建立生死之间的情感维系,《吕氏春秋·孟冬纪》对丧礼曾做出过极为贴切感人的阐释,“孝子之重其亲也,慈亲之爱其子也,痛于肌骨,性也。所重所爱,死而弃之沟壑,人之情不忍为也,故有葬死之义。”因此,对于传统中国的话语体系而言,丧礼是死者进入另一世界之前由亲人送别的最后一种形式,其中内蕴着人类的自我尊重和情感寄托。

在代际传承的书写中,厚葬久丧的丧葬礼俗逐渐形成,并在国人的意识深处塑铸成世代沿袭继承重复的民族图腾。近代以来,这一图腾表征的民风旧俗被西方启蒙文化所冲击,随着坚船利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