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惊诧”论》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肤浅(fū)谆谆告诫(zhūn)逻辑(jí)有的放矢(shǐ)
B.谬种(miù)钦差大臣(qīng)滥调(làn)华而不实(huá)
C.臆造(yì)前仆后继(pú)闭塞(sè)哗众取宠(huá)
D.矫正(jiǎo)可歌可泣(qì)模样(mó)实事求是(shì)
答案:A
解析:B项“钦差大臣”中“钦”应读“qīn”;C项“前仆后继”中“仆”应读“pū”;D项“模样”中“模”应读“m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粗枝大叶自以为是一知半解引人入胜
B.漆黑一团责无旁代发号施令言简意赅
C.弥天大罪旁证博引微不足道文过饰非
D.主观臆断革命气慨等闲视之徒有虚名
答案:A
解析:B项“责无旁代”应为“责无旁贷”;C项“旁证博引”应为“旁征博引”;D项“革命气慨”应为“革命气概”。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在学习上总是浅尝辄止,目无全牛,导致成绩一直不理想。
B.张老师讲课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简直是不刊之论,令学生受益匪浅。
C.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他处心积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D.我们做事情要实事求是,不能主观臆断,否则会事与愿违。
答案:D
解析:A项“目无全牛”形容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此处望文生义;B项“不刊之论”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不能用来形容讲课;C项“处心积虑”指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形容蓄谋已久,含贬义,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
B.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
C.“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D.上面我说了三方面的情形: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
答案:C
解析:A项,“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应改为“何等肤浅,何等贫乏”,这里不是疑问句;B项,“为此目的,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句号应放在引号外,因为这是作者的话,不是马克思的原话;D项,“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逗号应改为句号,因为前面列举了三方面情形,这里是对这些情形的总结,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B.我们要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C.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D.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正确地运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答案:D
解析:A项,“通过……使……”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语序不当,应先“发现”再“克服”缺点;C项,“水平”与“改进”搭配不当,应把“改进”改为“提高”。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
①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
②是不允许弄虚作假的
③我们应该用这种态度来改造我们的学习
④无实事求是之意
⑤是靠不住的
A.②①④⑤③B.②⑤④①③C.③①④⑤②D.③④⑤①②
答案:B
解析:②句承接前文“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说明不允许弄虚作假;⑤句“是靠不住的”承接②句,进一步说明弄虚作假不行;④句“无实事求是之意”与①句“有实事求是之意”相对,且④句应在①句之前;③句“我们应该用这种态度来改造我们的学习”是总结句,应放在最后。所以正确顺序为②⑤④①③。
7.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