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美学美育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6.54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04
总字数:约2.43千字
文档摘要

美学美育期末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观点的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黑格尔D.康德

2.以下哪种不属于美的基本形态()

A.自然美B.社会美C.艺术美D.生活美

3.美感产生的心理基础是()

A.感觉B.知觉C.想象D.以上都是

4.中国古代“比德”说体现了()

A.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统一B.自然美与社会美的联系

C.艺术美与社会美的关联D.自然美自身的规律

5.艺术的首要功能是()

A.认识功能B.教育功能C.审美功能D.娱乐功能

6.审美教育的核心是()

A.培养审美能力B.传授美学知识

C.提高艺术素养D.塑造完美人格

7.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美学著作是()

A.《大希庇阿斯篇》B.《诗学》C.《美学》D.《判断力批判》

8.优美的主要特点是()

A.冲突、动荡B.和谐、宁静C.怪诞、离奇D.悲壮、崇高

9.崇高感的产生往往伴随着()

A.愉悦B.痛感C.无所谓D.愤怒

10.提出“净化说”的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朗吉弩斯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属于美学研究对象的有()

A.审美关系B.审美活动C.审美经验D.审美形态

2.社会美的主要内容包括()

A.人的美B.劳动产品美C.劳动过程美D.社会风尚美

3.审美想象的特点有()

A.自由性B.形象性C.创造性D.逻辑性

4.艺术美的特征包括()

A.形象性B.主体性C.审美性D.客观性

5.美育的特点有()

A.形象性B.愉悦性C.自由性D.逻辑性

6.以下属于审美形态的有()

A.优美B.崇高C.悲剧D.喜剧

7.美感的心理要素包含()

A.感知B.想象C.情感D.理解

8.中国古代美育思想有()

A.孔子的“诗教”“乐教”B.孟子的“充实之谓美”

C.荀子的“美善相乐”D.老子的“涤除玄鉴”

9.艺术的分类方式有()

A.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B.以艺术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

C.以艺术作品的创造方式为依据D.以艺术作品的功能方式为依据

10.审美教育的途径包括()

A.家庭美育B.学校美育C.社会美育D.自然美育

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美是一种客观存在,与人类无关。()

2.美感和快感是完全相同的概念。()

3.艺术作品的内容等同于题材。()

4.审美教育只针对艺术专业的学生。()

5.悲剧的本质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6.自然美是纯粹客观的,没有任何人类因素。()

7.美育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8.艺术创作完全是艺术家个人的事情,与社会无关。()

9.崇高感和美感一样,都是始终让人愉悦的。()

10.美学就是研究艺术的学问。()

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美的本质特征。

美具有形象性,总是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呈现;具有感染性,能引发人的情感共鸣;具有功利性,与人类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

2.简述美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美育能培养敏锐的审美感知力,提升审美创造力;丰富情感世界,促进情感健康;塑造完善人格,使人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助力个人全面成长。

3.简述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为艺术创作提供素材和灵感;艺术反映生活,通过加工提炼展现生活的本质和规律,同时艺术也能影响生活,引导人们对生活的思考。

4.简述审美感知的特点。

审美感知具有直接性,能直接把握对象;具有整体性,注重对象整体形象;具有情感性,感知过程常伴随情感体验,受主观情感影响。

讨论题(每题5分,共20分)

1.结合实际谈谈自然美对人的美育意义。

自然美能让人们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妙,净化心灵。如欣赏山川美景,可提升审美能力,培养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怀,使人在自然中放松身心,获得精神滋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举例说明艺术的教育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如一些红色题材电影,通过生动故事和形象塑造,让观众了解历史,激发爱国情感。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受感染,思考人生价值,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教育,提升道德素养。

3.谈谈在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