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讲从《霸王别姬》说起
人生如戏:电影中的冲突主题〔时局的冲突、性别的冲突、精神的冲突〕戏如人生:电影中的戏曲元素
张爱玲《洋人看京戏及其他》:“登台学过戏的高尚仕女们,听见说你宠爱京戏,总是微微一笑道:
‘京戏这东西,简单得很呀,就连几件行头,那些个讲究,就够你争论一辈子。’”
京剧是什么?就是八个字——无声不歌,无动不舞。
此剧〔《霸王别姬》〕原名《楚汉争》,依据昆曲《千金记》和《史记·项羽本纪》编写而成。总共四本。1918年,由杨小楼、尚小云在北京首演。1922年2月15日,杨小楼与梅兰芳合作。齐如山、吴震修对《楚汉争》进展修改,更名为《霸王别姬》。
贵妃醉酒
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源于乾隆时一部地方戏《醉杨妃》的京剧剧目,此剧本主要描写杨玉环醉后自赏怀春的心态,表演色情,风格低俗。20世纪50年月,梅兰芳去芜存精,从人物情感变化入手,从美学角度订正了它的非艺术倾向,使之成为梅派经典代表剧目之一。有资料说此剧源自昆曲剧目,由其唱词构造可见一斑,尤已开场的四平调为京剧珍品。
其次讲角色行当
一、生行:指戏曲剧目中的男性形象,以面部化装为俊扮为其特点。依据其年龄、身份的不同可以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不同的种类。
〔一〕老生:又称须生,指生行中的中年或老年形象,以戴胡须〔即髯口〕为其特点。又依据其不同的表演特点,分为唱功老生《空城计》、做功老生《徐策跑城》、箭衣老生〔短打老生〕《响马传》和靠把老生《定军山》四类。
《定军山》一名《一战成功》,又名《取东川》。它是京剧中一出文武老生的重头戏。唱念做打,均见功力。全剧反映了刘备与曹操在汉中地区的交锋战况。曹操攻打西蜀重镇葭萌关时,蜀老将黄忠向诸葛亮讨令拒敌,打退敌将张郃,乘胜攻占曹军屯粮的天荡山,后又再接再厉地用计斩了曹军大将夏侯渊,夺取了曹军大本营所在的定军山。
老生前三鼎甲
程派:程长庚〔1811-1880年〕。工老生,安徽潜山人。代表剧目有《群英会》等。余派:余三胜〔1802-1866年〕。工老生,湖北罗田人。代表剧目有《空城计》等。张派:张二奎〔1814-1864年〕。工老生,北京人。代表剧目有《打金枝》等。
老生三鼎甲
谭派:谭鑫培〔1847-1917〕。程长庚的弟子,早年工武生,后工老生,曾被誉为“伶界大王”。湖北江夏人。代表剧目有《定军山》、《阳平关》等。
谭氏六代〔鑫培、小培、富英、元寿、孝增、正岩〕
汪派:汪桂芬〔1860-1909年〕。工老生,湖北汉阳人。代表剧目《文昭关》等。孙派:孙菊仙〔1841-1931年〕。工老生,天津人。代表剧目有《骂杨广》等。前四大须生
余派:余叔岩〔1890-1943年〕。谭派弟子。湖北罗田人。代表剧目有《战太平》等。高派:高庆奎〔1890-1942年〕。代表剧目有《逍遥津》等。
言派:言菊朋〔1890-1942年〕。初为票友。代表剧目有《击鼓骂曹》等。马派:马连良〔1901-1966年〕,北京人。代表剧目有《甘露寺》等。
后四大须生
谭富英〔1906-1977年〕。代表剧目有《失空斩》等。
杨派:杨宝森〔1909-1958年〕。代表剧目有《击鼓骂曹》等。
奚派:奚啸伯〔1910-1977年〕。学谭派,唱老生。代表剧目有《连营寨》等。
麒派:周信芳〔1894-1975年〕,别名麒麟童。浙江慈城人。代表剧目有《明末遗恨》等。
〔二〕武生:指生行中身具武艺的男性形象,又有长靠武生〔表现大将〕和短打武生〔表现绿林英雄〕之分。前者扎大靠,重工架;后者穿紧身衣服,重翻打
长靠武生如《长坂坡》杨小楼〔1877-1938年〕饰赵云
短打武生如《夜奔》侯少奎饰林冲;盖叫天〔1888-1971年〕,代表剧目《三岔口》等。猴戏 如《大闹天宫》李少春饰孙悟空
〔三〕小生:指生行中的年轻人形象,依据不同的表演特点,可分为扇子生、纱帽生、雉尾生、穷生、武小生等类别
纱帽生如《玉堂春》王金龙
扇子生如《柳荫记》中的梁山伯穷生 如《金玉奴》中的莫稽
雉尾生如《群英会》叶盛兰饰周瑜长靠武小生如《罗成》中的罗成
短打武小生如《雅观楼》中的李存孝;叶盛兰〔1915-1979年〕,代表剧目有《群英会》等。红生:有时将其归入武生行,指勾红脸的身具武艺的男性形象,最典型的是关羽和赵匡胤
娃娃生如《三娘教子》中的小东人
二、旦行: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类别。
〔一〕青衣:又叫“正旦”,多表现那些端庄稳重的中青年妇女,以唱功见长,如《铡美案》中的秦香莲,
〔二〕花旦:多表现那些年轻活泼俏俐的小家碧玉或丫鬟,以做功和念白见长,如《西厢记》中的红娘
〔三〕花衫:融合青衣的沉静端庄、花旦的活泼伶俐,以及武旦的武打工架等特点,所制造出来的唱、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