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核心考点梳理与备考精华.doc
文件大小:44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4
总字数:约1.38万字
文档摘要

企业人力资源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一、劳动经济学

劳动力市场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和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劳动力资源三个属性:相对稀缺性、绝对性、本质体现为支付手段和支付能力的稀缺

个人追求的目的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

大程度的满足。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

就业量和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是通过商品的供应和需求来决定价格的机制,实现、调整资源的配置:处理

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一经济社会的基本课题。…’

劳动经济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应、·劳动

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措施有两种,重要是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

实证研究是研究现象自身“是什么”的问题。重要环节是确定研究对象,设定假定条件,提出

理论假说,验证四个环节。

规范研究措施往往成为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服务的工具。

劳动参与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总人口率参率:劳动力X100%

总人口

年龄(性别)劳参率二某年龄(性别)劳动力X100%.

该年龄(性别)人口

劳动力供应变量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应的工资弹性,简称为劳动力供应

弹性。·

供应无弹性E=0无论工资率怎样变动,劳动力供应量固定不变。

供应有无限弹性E=∞工资率给定,劳动力供应量变动的绝对值不小于O。

单位供应弹性E=1在这种状况下,工资率变动的比例与劳动力变动的比例相似。

供应富有弹性E1劳动力变动比例不小于工资率变动比例

供应缺乏弹性E1.劳动力变动比例不不小于工资率变动比例

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1.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

2;妇女劳动参与率上升。

3;老年人口劳动率下降。

4.25~55岁男性劳动参与率保持较高程度,没有什么变化。

附加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在经济总水平下降的时候,由于衰退,某些一级劳动力处在失业

状态。此时,为了保证家庭已经有收入,二级劳动力走出家庭,以期寻找工作。因此,二级劳动参与

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提高。

消极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下降。

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存在着如下关系;工资率上升,劳动需求减少,工资率下降,劳动需求增长。

需求无弹性:E=0

需求无限弹性:E=∞

单位需求弹性:E=1

需求富有弹性:E1

需求缺乏弹性:E1

MRP=vMP=MPXP

劳动力市场的性质:·

1.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条件。—:

2.劳动力是一种等价互换。

3.劳动力市场的互换决定了劳动力的价值——工资。工资是实现和决定这种互换行为的必要

手段。

4.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互换,实现劳动要素和非劳动要素的最佳结合。·‘

-,

局部均衡分析措施的代表人物是A马歇尔,一般均衡分析措施的代表人物是L瓦尔拉。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派。

2.同质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3.充足就业。·

人口规模的不停扩大,使劳动力供应增长;人口年龄构造通过劳动年龄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

影响劳动力供应内部构成的变化。·

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工资形式的关键是以何种方式精确地反应和计量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数量。

工资形式:基本工资+福利:

基本工资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酬劳,是工资构成的重要部分。

工资率就是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是应用最普遍的基本工资支付方式。

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计件单价)X合格产品数量

福利是工资的转换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福利和基本工资之和构成立了劳动报

酬。福利支付方式分为两大类:实物支付和延期支付。延期支付:保险支付、如退休金、失业保险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