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采购降本培训.pptx
文件大小:2.69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4
总字数:约2.79千字
文档摘要

采购降本培训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2

4

5

1

3

6

战略规划与目标设定

谈判技巧与合同管控

成本分析与模型构建

流程优化与数字化应用

供应商协同降本策略

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

01

战略规划与目标设定

企业降本战略定位

通过采购降本,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实现与供应商的共赢。

竞争优势提升

将采购降本作为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提高盈利能力。

成本控制优化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实现采购降本与供应链管理的协同。

供应链管理协同

年度采购降本目标分解

目标分解到部门

将年度采购降本目标分解到各相关部门,明确责任和任务。

03

依据公司总体利润目标和采购策略,制定年度采购降本目标。

02

降本目标设定

采购成本分析

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情况,分析采购成本构成,确定降本空间。

01

跨部门协作机制建立

采购与研发协同

研发部门在设计产品时考虑采购成本,与采购部门共同优化设计方案。

01

采购与生产协同

生产部门提供准确的采购需求和生产计划,确保采购降本与实际生产需求相匹配。

02

跨部门项目小组

成立跨部门项目小组,负责采购降本工作的推进、协调和监控。

03

02

成本分析与模型构建

原材料成本

包括采购物品本身的成本、运输成本、关税等直接成本。

加工成本

将原材料转化为半成品或成品所需的直接劳动力和制造费用。

运营成本

包括仓储、物流、管理、销售等费用,这些费用通常与采购量相关。

隐藏成本

如质量成本、风险成本、资金占用成本等,这些成本往往容易被忽视。

采购成本结构拆解

总拥有成本(TCO)模型应用

TCO模型综合考虑了采购成本、运营成本及潜在风险成本,为采购决策提供依据。

评估总成本

通过TCO模型,可以量化不同供应商、不同产品之间的成本差异,从而优化采购策略。

优化采购策略

TCO模型有助于企业制定更准确的成本控制目标和预算。

成本控制与预算

价格波动预警机制设计

预警响应机制

当价格超过预警阈值时,自动触发预警响应机制,包括调整采购计划、与供应商协商等应对措施。

03

根据历史数据、市场趋势及企业承受能力,设定合理的预警阈值。

02

预警阈值设置

实时监测市场价格

通过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测市场价格波动,及时发现价格风险。

01

03

供应商协同降本策略

供应商分级评估体系

供应商分级标准

根据质量、交货期、价格、服务等指标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确定不同级别的供应商。

01

评估方法和流程

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估方法,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合作策略。

02

供应商发展策略

针对不同级别的供应商,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如优先合作、加强培训、淘汰等。

03

联合成本优化项目开发

成本分析

与供应商合作,共同分析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寻找成本降低的空间。

协同设计

目标成本法

在产品设计阶段,邀请供应商参与,通过优化设计方案,降低材料、工艺等方面的成本。

与供应商共同制定目标成本,并围绕目标成本进行协商、调整,确保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1

2

3

对在成本优化、质量提升等方面表现优秀的供应商给予奖励,提高供应商的积极性和合作意愿。

供应商动态激励机制

奖励机制

对出现质量问题、交货延误等问题的供应商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促使供应商加强管理、改进流程。

惩罚措施

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帮助供应商提升成本控制、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实现双方共赢。

供应商培训

04

谈判技巧与合同管控

成本基准数据准备

收集物料清单,了解各物料的市场价格、供应商成本及采购历史记录。

物料清单及价格信息

分析物料成本构成,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以便进行成本比较和压价。

成本构成分析

确定成本核算方法和标准,如实际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确保数据一致性。

核算方法及标准

阶梯报价谈判策略

报价阶梯设置

根据采购数量和价格敏感度,设定多个报价阶梯,以引导供应商报出更有竞争力的价格。

01

预期价格区间

设定合理的预期价格区间,以便在谈判中灵活调整报价,同时保持谈判的主动权。

02

报价差异分析

对比不同供应商的报价差异,分析原因并确定最终报价的合理性和可接受性。

03

价格联动条款设计

价格调整机制

联动范围及幅度

联动指标选择

根据市场价格波动情况,设定价格调整机制,如定期调整、涨跌幅度调整等,以应对市场价格变化。

选择与物料价格密切相关的指标作为联动指标,如原材料价格指数、市场供需状况等。

确定价格联动的范围和幅度,以平衡供应商和采购方的风险及利益。同时,设定最高和最低价格限制,以避免价格异常波动带来的风险。

05

流程优化与数字化应用

端到端流程瓶颈诊断

流程梳理

详细梳理采购流程,识别关键节点和瓶颈。

瓶颈分析

针对发现的瓶颈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

优化建议

提出可行的优化建议,包括流程重构、简化或采用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