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细则.docx
文件大小:45.4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3.47千字
文档摘要

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细则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和进展的需要,遵照《XX县教职工业务量化考核细则》精神,结合本校工作实际,制定本教师绩效考核细则。一、教学人员

(一)根本素养〔15分〕1.师德师风〔10分〕

标准:依法执教、敬业爱岗、教书育人、敬重家长、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考核方法:

针对教师的政治表现、品德修养、工作态度、行为标准等方面的状况,通过教师互评、学生评议、家长评议和学校考评等方法,给每个教师打分,最终划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有越级、网上发帖等行为,造成恶劣响的一票拒绝。

有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以家长反映为依据一经查实一票拒绝。

2.现代化教育技术教学手段。〔5分〕

标准:能合理运用计算机、电子白板等其他电教手段进展教学。考核方法:依据能运用计算机等电教手段进展教学的娴熟程度给1-5分,达不到等级要求者该项不给分。

〔二〕出勤〔10分〕

标准:在正常工作日内,出满勤,干满点,不旷职、不迟到、不早退,因事、因病要依据审批权限履行请假手续。

考核方法:

旷职一天扣2分;事假每天扣0.5分;病假每期累计超过5天者,从第6天起,每超3天扣1分;正常产假、婚丧假只注明起止时间,不再扣分。

迟到或早退超过15分钟者,按当节旷职计算;旷职6节者,按旷职一天计算;缺课〔含辅导课〕一节扣0.5分。

〔三〕政治业务学习〔5分〕标准:

乐观参与学校和上级组织的政治业务学习,要有规定数量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或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按要求参与连续教育学习,不断更教育教学思想,提高专业学问水平,完成阶段性学习任务,最终应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完成听课任务,每学期不少于30节,听课要有记录,有评价和建议。

中、高级教师有培育指导青年教师的责任,要做到有对象、有内容、有效果。

考核方法:依据有关资料和证件,以上第一、二项到达者分别给2分;第三项到达者给2.5分,第四项到达者指导者和被指导者各给

分,以上四项中达不到者酌情扣分或不给分。

〔四〕教学工作〔60分〕

标准:教师教案、讲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既要符合教学常规要求,又要表达课改精神,乐观参与各种教学、教研活动,考试成绩有所提高。

考核方法

教案〔5分〕

教师教案可依据教学常规、教学进度和学校要求,依照教师教案应写和实写次数及质量检查状况检查等状况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分别给5、4、3分,受到上级主管部门提名表扬的给5分。

批改作业〔5分〕

教师批改作业重点依照批改次数和质量等状况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

教改教研成果〔10分〕

依据课程改革要求认真进展教改和教研,认真参与学校、教研组组织的有关教研活动,并且有笔记、有学习记录,乐观撰写论文或进展优质课赛讲。

教育教学论文或科研成果、优质课、辅导奖:依据获奖等级分别给省级以上2分,市级1.5分、县级0.5分。

考试成绩〔30分〕

在县以上质检中〔低段1-6年级〕获前6名的分别给:30分、

29.5分、29分、28.5分、28分、27.5;以后依次差1分;〔高段7-9年级〕前四名依次是30、29.5、29、28.5以后依次差2分。

一般取教师考核总分的平均值〔兼课领导也可按成绩进展积分〕,有突出成绩或有重大失误的,积分由校长或职工代表大会争论打算。

每学期所教学科在县以上屡次检测或多学科同时检测,期末考核时取平均值积分,毕业班教师可在平均值的根底上上浮10%。

周工作量标准仍按原定标准〔一、二年级18-20节∕周,3-6年级16-18节∕周〕,该项不再评价给分,应按以下方法折算出教学工作实际得分〔不含自习辅导课〕。

计算出周工作量的完成率〔实完成工作量∕应完成工作量〕。按学段、学科周工作量标准有幅度时,凡在幅度范围内的都为满工作量。超工作量计算时以幅度的最高线为基数计算,工作量缺乏的以幅度的最低线为基数标准计算。假设周任课14节时,超工作量的百分数为2

〔超节〕∕12〔基数节〕=16.7%;假设周任课在8节时,工作量削减的百分数为2〔少节〕∕10〔基数节〕=20%。工作量完成率在50以下者,用实完成率去乘教学工作小计分,即得教学工作实得分;完成率在50%以上但缺乏100%者,每少10%扣2分。超工作量每超10%加1分,最多加分为3分,作为教学工作实得分。任课教师超工作量时,已领取了超课时津贴的,按满工作量计算,不再加分。

〔五〕奖惩〔10分〕1.嘉奖加分

⑴综合奖:教师因工作成绩突出获得国家、省、市、县党委政府

〔含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综合奖的,可分别给8、6、4、2、1、

分。

⑵单项奖:教师因工作的某一方面成绩突出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