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维护技术课程(项目)授课教案
授课题目
项目五:机载链路系统维护
任务三:图传模块维护
审批
授课时长
80分钟
授课时间
第9周,星期二,第3-4节
授课对象
无人机测绘技术23-1班
教学目标
1.理解无人机图传模块工作原理;
2.掌握无人机图传模块的拆解、故障检测,组装流程。
教学重点
1.无人机图传功能的实现原理;
2.无人机图传的维护。
教学难点
无人机图传模块维护及调试。
教学方法
分析
分析讲授法:说明课堂任务与要求,讲清知识要点,强调知识重点,剖析难点;
任务驱动法: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寻求知识;
自主探究法:帮助学生有目的、有步骤的研究和探索,获得结论和学习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t探究t问答¨实训□演示R练习£其他□
教学手段
分析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使得理论知识的讲解更加形象直观;借助视频进行情景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利用动画、仿真等演示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程难点,既能丰富课程内容,也能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板书t多媒体t模型R实物R标本□挂图□其他□
时间分配
组织与引导20分钟;讲授新课35分钟;讨论与提问10分钟;总结思考10分钟;布置作业5分钟。
授课类型
理论课t讨论课□实验课□练习课□实训课□
教学过程实施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任务过程
设计
意图
项
目
实
施
前
准
备
教学组织
问题引导
10’
步骤一:组织教学活动
1、通过职教云教学平台的线上课程进行课前扫码签到;
2、点评职教云上课前预习情况,对汇总的问题进行分析;
步骤二:创设学习情境
目的:引入课程思政教育,了解无人机图传模块检查的重要性,突出对学生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
问题引导一:思考无人机上面的天线都有哪些
教师:引导学生对无人机图传模块展开思考。
给出思路:无人机图传模块都要哪些?相应的维护?
教师提问:请2~3名学生说一说。
课程思政
设置疑问
激发兴趣
明确思路
项
目
实
施
项
目
实
施
问题引导
师生互动
10’
(重点)
步骤一:无人机图传的原理及功能?
无人机图传系统,就是采用适当的视频压缩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信道编码技术及调制解调技术,将现场无人机所搭载的摄像机拍摄到的视频以无线方式实时传送到远距离后方的一种无线电子传输设备。无人机图传系统,尤其是高质量的图传系统在行业无人机的应用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在无人机行业应用的时候,在绝大多数任务场合都需要在远离现场的情况下,实时、可靠的观察或获取现场图像及视频,而此时无人机图传系统就会显现出它的重要作用。如果飞控被称为无人机的大脑,那么图传系统就可以比做无人机的“眼睛”。
知识回顾
加深印象
(重点突破)
通过问题探讨引出重点,先让学生思考,再采用教师边讲边视频、动画演示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师生交流,老师小结。
讲授新课
给出思路
点出要点
35’
(重点)
无人机图传的维护:
多媒体展示:通过视频,小组内讨论并回答数字信号图传与模拟信号图传的区别。
1、数字信号图传
2、模拟信号图传
根据答数字信号图传与模拟信号图传的区别展开讲解:
模拟信号图传:
早期的图传设备都采用的是模拟制式,它的特点是只要图传发射端和接收端工作在一个频段上,就可以收到画面。
优点:价格低廉,市面上的模拟图传发射和接受套装通常在1000元以内;可以多个接收同时接收视频信号,模拟图传的发射端相当于广播,只要接收端的频率和发射端一致,就可以接收到视频信号,方便多人观看;选择较多、搭配不同的天线可实现不同的接收效果;工作距离较远,以常用的600mw图传发射为例,开阔地工作距离在2km以上;配合无信号时显示雪花的显示屏,在信号微弱时,也能勉强判断飞机姿态;一体化的视频接受及DVR(录像)和FPV专用视频眼镜技术成熟,产品选择多;视频信号基本没有延迟,对于低空高速飞行必备。缺点:发射、接受和天线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新手玩家选择困难;易受到同频干扰,两个发射端的频率若接近时,很有可能导致本机的视频信号被别人的图传信号插入,导致飞机丢失;接线、安装,调试需要一定经验,对于新手而言增加学习成本;飞行时安装连接天线、接收端电池、显示器支架等过程繁琐;没有DVR(视频录制)功能的接收端无法实时回看视频,而有DVR功能的接收端回看视频也较为不便;模拟图传发射端通常安装在机身外,影响一体机的美观;玩家个人安装的图传天线若安装不当,可能在有的飞行姿态下会被机身遮挡,导致此时接受信号欠佳,影响飞行安全;视频带宽小,画质较差,通常分辨率在640*480,影响拍摄时的感观。
数字信号图传:
现在厂商所开发的无人机套机通常都搭载了专用的数字图传,它的视频传输方式是通过2.4g或5.8g的数字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