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
检查反馈意见书
工程名称:
一、工程质量安全方面
(一)施工安全方面(共10条)
1.危险品库房设置在1号楼安全通道侧面,距在建建筑约3米,不符合《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270-2011)第3.2.1条的要求。
2.施工现场的消火栓泵未配备专用消防线路,从二级箱介入电源,不符合《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270-2011)第5.1.4条的要求。
3.1号楼爬架下方堆放大量钢管、钢筋,在坠落半径内,不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第7.1.1条的要求。
4.1号楼采光井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相邻主框架高差超过20mm,不符合《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第4.6.3条的要求。
5.项目经理带班日志中未见项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实施旁站情况,违反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第17条的规定。
6.现场1#塔式起重机与3#塔式起重机起重臂交叉干涉,起重臂高度基本齐平,安全高差严重不足,存在直接碰撞风险,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的群塔施工方案要点不全,没有群塔立面高差图,无法指导安全施工,违反《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第2.0.14条规定,属违反强制性条文,依照《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第十五条属于重大事故隐患。
7.塔式起重机安装方案编制内容要点不全,附着施工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现场1#塔式起重机第2道至第4道附着为“双侧四杆”形式,与塔机安装专项施工方案规定的“单侧三杆”附着形式不一致,方案缺少附着计算书,违反《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6号)第二十条的要求,同时不符合《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第2.0.11条规定。
8.现场1#塔式起重机顶升套架平台上留存副钩滑轮、螺栓、开口销、装满水的塑料瓶等杂物未及时清理,存在高空坠物风险,违反《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第3.4.14条规定。
9.现场1#楼内两处电缆沿地面和楼梯栏杆敷设,未架空敷设,不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第7.2.3条规定。
10.现场1#楼电梯井操作平台结构形式与专项施工方案不一致,现场未设置验收标识牌,违反《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第十六条和第二十一条规定。
工程名称:
(一)施工安全方面(共13条)
地下室多功能厅负一层模板支设面无临边防护措施,不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第4.1.1条的要求。
3号楼屋面处料斗吊耳为螺纹钢焊制,未置圆钢吊耳和兜底措施,不符合《LD48起重机械吊具与索具安全规程》第5.1条的要求。
3号楼顶层电梯井内支模架体通过斜钢管支撑在井体上,无可靠受力支撑,不符合《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第5.1.2条的要求。
3号楼塔吊附件地下一层后浇带处结构梁板因后浇带变为悬挑结构后下方无有效支撑、上方堆放大量铝膜荷载,依据《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2版)第六条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未见监理单位对多功能厅(实验楼)负二层高支模危大工程的巡视检查记录,违反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第18条的规定。
3号楼爬架下方堆放大量铝膜、爬架材料在坠落半径内,不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第7.1.1条的要求。
工人生活区活动板房两栋之间距离约0.4米,不符合《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09)第6.0.3条、《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270-2011)第3.2.2条的要求。
现场2#塔式起重机覆盖3#塔式起重机塔帽,安全高差严重不足2m,2#塔起升钢丝绳弧垂剐蹭3#塔塔帽,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的群塔施工方案要点不全,没有群塔立面高差图,无法指导安全施工,违反《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第2.0.14条的规定,属违反强制性条文。
塔式起重机安装方案编制内容要点不全,附着施工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塔机安装方案中附着施工内容过于简单,方案缺少附着计算书,违反《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6号)第二十条的要求,同时不符合《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第2.0.11条的规定。
现场3#塔式起重机操控台手柄零位保护失效,不符合《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