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互联网医院不良事件管理规范.docx
文件大小:13.25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4
总字数:约1.01千字
文档摘要

互联网医院

为了确保互联网医院的医疗安全,提高医务人员风险意识,及时妥善处理医疗不良事件及患者安全隐患,减少或避免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促进从不良事件和差错中吸取教训,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管理规范。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的界定及内容

本规定所称的医疗不良事件是指以下情况:

1.在疾病医疗过程中由于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引发患者不满而投诉的;

2.诊疗活动中发生了错误,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严重损害,有轻微后果,可以康复的事件;

3.药物不良事件及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二)患者安全隐患

本规定所称的患者安全隐患是指以下情况:

1.在线诊疗过程中发现存在缺陷或漏洞,但未形成事实的隐患事件;

2.线诊疗过程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过失差错,尚未造成明显损伤后果,但存在转化为不良事件可能性的事件;

3.患者对在线医疗或服务不满意,可能发生纠纷或出现问题的事件;

(三)报告要求及流程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1.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实行强制报告制度;

2.当事医师有按本规定报告的责任;

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后,当事医师得知信息后立即上报医务科和信息科;

4.造成死亡、伤残或重要器官功能损伤的严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应在事件发生后立即报告医务科;

5.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由药品配送企业负责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并同时报告互联网医院药事服务部门,包括药剂科和临床药学。

患者安全隐患报告流程

1.患者安全隐患实行主动报告原则;

2.鼓励医务人员主动报告安全隐患。安全隐患当事人和任何发现安全隐患的人员,都有责任向医疗服务部门报告。对于上报的安全隐患信息,只用作工作流程改进,不作为对医疗过失差错当事人处罚的依据;

3.上报流程同医疗不良事件。

(四)处理流程

接到医疗不良事件和患者安全隐患报告后,由职能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讨论,并反馈报告人和相关部门,落实持续改进,同时由医务部汇集相关信息,按流程上报上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