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四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第1课时)
课题
9.4.1《澳大利亚》
单元
九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四面环海,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论经济实力,澳大利亚也是南半球最发达的国家。本节内容主要围绕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展开,特别是其作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农牧业特色。教材详细介绍了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分布特征,特别是从东南沿海、西南沿海向内陆逐渐过渡的牧羊带分布。通过地形图、降水量图等地理资料,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澳大利亚牧羊带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牧羊业的理念。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学生对澳大利亚地理环境的认识,也为后续学习其他国家的地理特征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2022新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首都。
2.运用图文资料,描述澳大利亚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3.结合实例,分析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途径。
学习
目标与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首都,说明特有动物古老的原因。
【综合思维】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澳大利亚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并分析其牧羊业在世界上的地位。
【人地协调观】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关系。
【地理实践力】结合实例,分析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途径。
学情分析
澳大利亚是一个相对遥远的国家,学生对其自然环境、农牧业特点等仍较为陌生。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通过展示澳大利亚特有的动植物图片、地形图、降水量图等直观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培养其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在解答问题时,注重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分析自然条件对农牧业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重点
难点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首都,说明该国特有动物古老而独特的原因,培养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重点)
运用相关资料,描述澳大利亚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培养综合思维素养。(重点)
运用相关资料分析澳大利亚牧羊带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关系,培养人地协调素养。(难点)
材料准备
教师查询最新的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视频导入】澳大利亚的古老动物
观看视频
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讲
授
新
课
【学习活动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方法指引】认真阅读课文P82—P84,读图9.36澳大利亚的位置和地形,回答问题。
【问题引领1】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1)读图9.36,找出横穿澳大利亚中部的特殊纬线,说出其半球位置及四周濒临的海洋;
(2)说出其首都及领土组成;
(3)说说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
①半球位置: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东半球;东北和西南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
②首都堪培拉,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一些岛屿。
③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问题引领2】地形特点
观察图9.36,在图中找出大分水岭、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大自流盆地、维多利亚大沙漠、大堡礁等地形区;
结合课文,描述澳大利亚的地形和地势特点。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
①(略)
②澳大利亚分为三大地形区:东部为山地,大分水岭纵贯南北;中部为平原,大自流盆地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西部是低矮的高原,沙漠广布。
【问题引领3】气候类型及分布
(1)读图9.37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在图中找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及其分布区。
(2结合课文,描述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
①(略)
②气候特点:南回归线从中部穿过,大部分属于热带气候,大致呈半环状分布。东南部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比较适合人类居住。
【问题引领4】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读澳大利亚的国徽图,说出国徽上有哪些古老物种?
阅读课文P83,说出澳大利亚还有哪些古老物种?
想一想,澳大利亚为什么成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
①(略)
②(略)
③澳大利亚四面环海,与其他大陆距离较远,长期单一、稳定的自然环境减缓了生物进化的步伐。缺少大型食肉动物,种群稳定。这里地广人稀,人们重视对环境和古老物种的保护。
【问题引领5】
【课堂探究】
(1)阅读图9.39,估算人口密度小于10人/千米2地区的面积占澳大利亚总面积的比重。
(2)阅读图9.39,说出澳大利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