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教案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融合Excel基础知识和会计及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交叉学科的综合型、应用型课程。在学习本课程时,要求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上机操作能力及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不仅了解Excel的基础功能,而且还能借助Excel软件处理财务会计数据,能自主运用Excel解决在会计和财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
2.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能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了解、熟悉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并能利用Excel建立会计数据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等基础处理,并能够利用Excel计算货币时间价值,进行财务管理,编制财务报告,进行财务分析,顺利完成烦琐而复杂的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工作,使得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得以提高,为将来所服务的企业在竞争中创造优势。并配合相关课内实验及后续的拓展实训,掌握Excel完成会计和财务管理中的各项日常工作任务。本课程实践性较强,为了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学生要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特别是按照实训设计的内容进行实习是非常必要的。
3.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本书共11个学习情境,包括Excel的基础知识、Excel在货币时
2
间价值计算中的应用、Excel在账务处理中的应用、Excel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Excel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Excel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Excel在流动资金管理中的应用、Excel在成本核算中的应用、Excel在利润管理中的应用、Excel在筹资管理中的应用、Excel在投资管理中的应用。
二、课程的教学层次
在课程中,对教学内容分成了解、掌握、运用三个层次要求。对于书中参考资料部分的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不作考试要求。
3
第二部分教学过程建议
一、教学形式建议
1.本课程的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上级操作练习为主,系统全面地学习《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11个篇章的基本内容。
2.帮助学生讲解一些习题及操作练习。
二、教学媒体
(一)教学中使用的媒体手段
1.文字教材:《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吕宝军、黄清婷、刘毅任本书主编。
2.网上课堂:本资料包中的PPT课件
(二)教学环节
1.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总教学时数为36学时,具体分配如下表所列:
一二三
一二三四五六
内容
Excel的基础知识
Excel在货币时间价值计算中的应用Excel在账务处理中的应用
Excel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
Excel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Excel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时数
4
2
2
2
2
2
实训教小备学时数计注
15
02
24
13
24
13
4
七
八
九
十
十一
Excel在流动资金管理中的应用Excel在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Excel在利润管理中的应用
Excel在筹资管理中的应用
Excel在投资管理中的应用合计
2
2
2
2
2
24
1
1
1
1
1
12
3
3
3
3
3
36
2.教学研讨
为保证《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课程授课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应以研讨的形式不仅解决课程中的问题,还要针对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研讨。
3.上机操作
上机操作采用由浅及深的递进式工作任务考核方式,具体包括:
①Excel操作单项命令分项操作;
①会计科目设置、会计凭证设置、会计账簿设置任务操作;
①报表编制操作;
①利用Excel进行财务分析、固定资产管理和流动资产管理。
其中,前一个项目的操作,是完成后一个项目的前置能力要求,学生需要连过4关,才能完成本课程的全部工作任务。
4.作业
5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完成至少五次作业,辅导教师应认真批阅,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占期末考试一定比例的分数(10%)。
5.考试
本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主要有:日常考核占60%、期末考试占
40%。
日常考核包括:出勤情况(占10%)、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占30%)、课后作业(占20%)。其中出勤情况根据花名册来确定,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根据课题任务完成情况及课题问答情况为依据进行考核,课后作业根据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期末笔试考核,教务处统一安排。作为Excel软件操作特性和财务管理相关专业知识应用结合的总结,占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