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docx
文件大小:18.19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3.44千字
文档摘要

2025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设计

项目

内容

教材分析

本文通过讲述周恩来少年时代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故事,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以“中华不振”为线索,将三件事串联起来,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和坚定决心,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较为复杂,学生理解“中华不振”以及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可能存在一定困难。他们对英雄人物有一定的崇敬之情,但对于如何将这种情感转化为自身的学习动力和远大志向,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课标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情节。

2.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感受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定信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

1.深入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体会当时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

2.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法

1.讲授法:讲解课文的背景知识、生字词、重点语句等,使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认识。

2.朗读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周恩来立志的原因、“中华不振”的表现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如模拟租界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社会氛围,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括周恩来的图片、生平事迹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资料等。

2.生字卡片、小奖品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周恩来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学生回答)对,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谁能简单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周恩来?(学生自由发言)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周恩来少年时代的文章,题目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提问,如: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华不振是什么意思?等)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周恩来的图片,激发学生对伟人的崇敬之情,引出课题。让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2)运用多种方式理解“帝国主义、租界、耀武扬威、铿锵有力”等词语的意思。如,结合图片理解“租界”;通过表演理解“耀武扬威”;联系上下文理解“铿锵有力”。

(3)对于较难理解的词语,如“中华不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初步理解,教师暂不做过多讲解,为后文深入探究做铺垫。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学生默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三件事:周恩来初到沈阳,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疑惑不解;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在修身课上,周恩来表明了自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3)引导学生将三件事串联起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扫清生字词障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概括能力。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三、学习第一部分(1-6自然段)

1.指名朗读1-6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从这部分内容中,你体会到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从周恩来与伯父的对话中体会他的特点。

(1)出示对话内容,分角色朗读,读出周恩来的好奇和伯父的无奈。

(2)引导学生思考:从伯父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周恩来为什么对“中华不振”疑惑不解?

(3)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周恩来是一个爱问问题、好奇心强、关心国家大事的孩子。他对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充满了好奇,想要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和分析对话,让学生感受周恩来少年时代的特点,初步体会“中华不振”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肃、默、晰”等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示范书写,重点指导“肃”字的笔顺和“默”字的笔画。

3.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