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2课《如歌行板》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少版(2024)
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一、教材分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单元围绕“生命礼赞”主题,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多样与美
好。《如歌行板》作为单元第二课,以音乐与美术跨学科融合的视角,
通过对柴可夫斯基同名音乐作品的赏,以及以此为灵感的美术作品
解读,培养学生从不同艺术形式中感知情感、捕捉灵感,进而提升艺
术鉴赏能力和跨学科综合素养。它不仅是对音乐艺术魅力的探索,更
是搭建起音乐与美术之间沟通桥梁,让学生体会到艺术之间的共通性,
为后续深入学习艺术表现手法和创作奠定基础。
(二)教材内容结构
教材开篇呈现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音乐片段,介绍其创作
背景与情感基调。随后展示一系列受该音乐启发而创作的美术作品,
涵盖绘画、雕塑等多种形式,从具象到抽象,风格各异。这些作品从
不同角度诠释了音乐中的情感与意境,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元素、色彩
运用、构图布局等,思考美术如何将音乐的抽象情感转化为具体视觉
形象。教材还设置了讨论、实践等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音乐与
美术关联的理解,并尝试创作表现音乐感受的美术作品,将理论学习
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柴可夫斯基《如歌行板》的音乐特点,包括旋
律、节奏、和声等要素,了解其创作背景和音乐结构。
能够分并阐述以《如歌行板》为灵感创作的美术作品的艺术特
色,如色彩象征、线条表现力、构图形式等,掌握从音乐到美术的情
感转化分方法。
学会运用简单的美术元素和创作手法,创作一幅能够表达《如歌
行板》音乐感受的美术作品,如绘画、手工拼贴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音乐、欣赏美术作品、小组讨论与分,培养学生的艺
术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升从多种艺术形式中获
取信息、分信息的能力。
在创作实践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艺术表现
能力,学会将抽象的音乐情感具象化,提高跨学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
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音乐和美术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的
尊重与包容,拓宽艺术视野。
引导学生从艺术作品中感受生活的丰富情感,体会艺术家对生命、
生活的感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情感共鸣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柴可夫斯基《如歌行板》的音乐内涵,把握其旋律、节
奏、和声所传达的情感,如忧伤、沉思、憧憬等。
分以该音乐为灵感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理解美术作品
如何通过色彩、线条、形状、构图等元素将音乐的情感和意境转化为
视觉形象。
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手段,将自己对《如歌行板》的音乐感受转化
为具体的美术创作,掌握跨学科创作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突破音乐与美术之间的艺术形式界限,建立起两者
之间的内在联系,从音乐的抽象性中提炼出可用于美术创作的元素和
灵感。
在创作实践中,如何让学生准确地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出对音乐的
独特理解和感受,避免作品的形式化和表面化,展现出个性与深度。
四、教学准备
(一)多媒体资料
柴可夫斯基《如歌行板》的高清音乐音频及视频资料,包括不同
版本的演奏,如弦乐四重奏版、交响乐版等,用于学生聆听和感受音
乐。
收集大量以《如歌行板》为灵感创作的美术作品图片、视频,涵
盖不同风格和表现形式,如油画、水彩画、素描、雕塑等,制作成精
美的PPT课件,辅助教学讲解。
准备相关的艺术家创作过程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从音乐灵感到
美术作品诞生的过程。
(二)教具
绘画工具:为学生准备绘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素描
铅笔、橡皮擦等绘画工具,满足学生绘画创作需求。
手工材料:准备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皱纹纸、轻黏土等手工
材料,用于学生进行手工拼贴或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