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缤纷色彩——了解色彩基础知识
课时2课时(90min)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色彩的属性、象征意义和心理效应等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2)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合理搭配色彩
素质目标:
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提升独立思考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色彩的属性、色彩的象征意义、色彩的心理效应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色彩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用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考勤【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教师】讲述“脸谱中的色彩”案例(详见教材),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并提出问题:
任务导入色彩的作用有哪些?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新知,讲解色彩的属性、色彩的象征意义、色彩的心理效应等知识
一、色彩的属性
色相、明度和纯度是色彩的三种基本属性,所有色彩都可以用这三种属性来表示,它们共同决定了色彩的
面貌和性质。
【教师】扫码播放“色彩三要素”视频(详见教材),并提出以下问题:
色彩三要素包括什么?
【学生】观看、思考,举手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一)色相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它是色彩的首要特征,也是识别和区分不同色彩的主要依据。
传授新知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色相”图片,并进行讲解
任何黑、白、灰以外的色彩都具有色相属性,其中红、橙、黄、绿、蓝、紫是基本色相。为了方便辨别和
使用,色相通常通过不同名称来标识,如朱红、柠檬黄、天蓝等,如图所示。
在版式设计中,设计者可以根据设计元素的作用和定位为它们选择不同的色相,同时要保证色相之间的协
调搭配,以使版面整体和谐有致。
【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是色相环?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色相环是指以三原色为基础,按红、橙、黄、绿、蓝、紫的顺序排列的用于表示色彩的环状色彩模型。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112色色相环”,“图224色色相环”图片,并进行讲解
常见的色相环有12色色相环和24色色相环,如图1和图2所示。
(二)明度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又称“亮度”“深浅度”。在三种属性中,明度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脱离
色相和纯度单独存在,而色相和纯度则总是伴随着明度出现,因此,明度也被称为“色彩的骨架”。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无彩色系的明度变化序列”图片,并进行讲解
在无彩色系中,黑色明度最低,白色明度最高,在黑、白两色之间将无彩色按照明度从低到高的顺序等阶
划分,可以得到一个由深到浅、呈灰色渐变的明度变化序列,如图所示。
在有彩色系中,色彩的明度变化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同一色相的明度变化”图片,并进行讲解
一种是同一色相的明度变化,如图所示,这又可以细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于同一色相,照射的光源越强,
其明度就越高;二是对于同一色相,加入黑色会降低其明度,加入白色会提高其明度。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色相的明度差异”图片,并进行讲解
另一种是不同色相的明度差异,例如,当纯度相同时,黄色的明度最高,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