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版式设计》教案 第2课 循序渐进——熟悉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pdf
文件大小:1.45 M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7.27千字
文档摘要

课题循序渐进——熟悉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

课时2课时(90min)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点、线、面在版式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2)掌握点、线、面的表现形态与构成方法

素质目标:

通过寻找并分析生活中的版式设计作品,培养审美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点、线、面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线

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考勤【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教师】讲述“一针一线成就点、线、面”案例(详见教材),并提出问题:

任务导入如何运用点、线、面元素丰富版面效果?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新知,讲解点、线、面等知识

一、点

(一)“点”的形态

点,是构成版面最基本的单位。通过改变点的大小、数量、分布等,可以为版面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在版式设计中,常见的“点”的分布形式有上下式、左右式、左上式、右上式、左下式、右下式、边缘发

散式、中心发散式和自由式,如图1~图9所示。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1上下式”,“图2左右式”,“图3左上式”,“图4右上式”,“图

传授新知5左下式”,“图6右下式”,“图7边缘发散式”,“图8中心发散式”,“图9自由式”图片,并进行

讲解,并提出以下问题:

猜一猜,以下设计图分别属于哪种点的分布形式?

【学生】观看、思考,举手回答

【教师】展示答案,总结学生的回答

【教师】随机邀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版式设计中的“点”是什么?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版式设计中的“点”,并不是单指一个圆点。一个图形、一张图片、一个或几个文字等所有相对独立的元

素在版式设计中均可称为“点”。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属于“点”,主要取决于它与版面中其他元素的比例关

系。

在进行版式设计时,一是要注意“点”与整个版面的关系。相较于其他元素而言,“点”具有较强的聚

焦作用,更容易吸引人的视线,因此,要把握好版面中“点”的大小,以使版面和谐。二是要注意“点”与

其他元素的关系,既要各自独立,又要相互关联,以使版面具有均衡美感。

【教师】扫码播放“圆点女王——草间弥生”视频(详见教材),并提出以下问题:

看完视频你有哪些感悟呢?

【学生】观看、思考,举手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二)“点”在版面中的作用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版式设计中的“点”有哪些作用?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讲解新知

在版式设计中,处于不同位置的“点”会对版面编排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有限的版面中,安排

好“点”的数量与位置,达到强化主题、丰富版面的目的,是版式设计的关键之处。在这里,我们以常见的四

种“点”的位置,来说明其对于版面的作用。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置于版面正中的‘点’”图片,并进行讲解

将“点”置于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