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别出心裁——玩转文字设计
课时4课时(180min)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文字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建议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字设计,从而提升设计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3)能够赏析优秀的文字设计案例,从而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素质目标:
(1)通过赏析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作品,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2)在任务实施与项目实训的过程中,重视团队合作,积极同他人分享、交流
教学重点:文字强调的方法、文字的创意变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文字的创意变化
教学方情景模拟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考勤【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教师】讲述“文学家的另一面:作为‘设计师’的鲁迅”案例(详见教材),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并提
出问题:
任务导入
你还知道哪些极具特色的文字设计的封面?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新知,讲解文字强调的方法、文字的创意变化等知识
一、文字强调的方
为了突出版面中的重要内容,设计者需要对相应的文字进行强调,以吸引读者的注意。文字强调的方法主
要有突出首字、进行特殊处理和使用指示性符号等。
(一)突出首字
突出首字是指对某段文字的首字进行放大处理,是版式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文字强调方法。突出的首字有吸
引视线、提示正文和活跃版面的作用,其具体大小要根据版面空间和设计风格而定。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突出首字”图片,并进行讲解
传授新知
为了保证突出的首字与其他文本的和谐统一,首字通常会下沉多个完整字行的高度,如图所示。
(二)进行特殊处理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1加粗、倾斜、变色和加底色”,“图2加阴影”,“图3加浮雕”,“图
4加描边”图片,并进行讲解
如果需要对文本中的个别文字进行强调,可以对它们进行加粗、倾斜、变色、加底色、加阴影、加浮雕和
加描边等特殊处理,如图1~图4所示。必要时,设计者可以同时使用多种特殊处理方法,以使版面生动活泼;
但要注意不能胡乱使用,否则会让版面混乱,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三)使用指示性符号
设计者还可以通过使用指示性符号对文字进行强调,比如为文字添加下划线、实线框、虚线框或其他指示
性符号。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使用指示性符号”图片,并进行讲解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划分版面空间,突出重要信息,同时丰富版面的视觉效果,如图所示。
二、文字的创意变化
文字既可以是“字”,又可以是“图”;既可以为“点”,又可以汇集为“线”和“面”;既可以是
传达信息的工具,又可以是极具艺术表现力的审美对象。文字姿态万千,充满自由发挥的空间,设计者可以充
分发挥想象力,使文字展现出惊艳的视觉效果和旺盛的生命力。
(一)文字解构
文字解构是指在不影响文字可识别性的基础上,对文字的笔画进行拆分,并重新组合设计。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文字解构”图片,并进行讲解
文字解构能够赋予文字以全新的形态和十足的活力,增强版面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版
面效果,如图所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解构文字时也要遵循文字的基本结构规律,不能胡乱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