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任务学习设计】4.2.3土壤的结构和质地(3) 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
文件大小:596.62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3.78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10

4.2.3土壤的结构和质地(3)(教师版)

1.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B.矿物质颗粒占土壤的95%左右

C.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D.土壤空气是土壤生物所需氧气的来源

【答案】B

【解析】

A.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如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A错误;

B.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占土壤总体积的95%左右,这里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占土壤的95%左右指代不明,B错误;

C.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分、无机物和有机物,而土壤可以给它提供水分、无机盐,有机物由其光合作用产生,C正确;

D.土壤里的生物包括厌氧性的和需氧型的,而土壤空气是土壤需氧性生物所需氧气的来源,D正确。

2.给种植在不同土壤上的植物浇水,渗出的水量可能不同。如图是深究不同种类土壤渗水能力的实验,实验中不需要控制相同的是()

A.锥形瓶的大小B.浇水量 C.土壤的多少D.脱脂棉花的多少

【答案】A

【解析】此实验的实验变量是不同种类的土壤,对照实验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都需相同且适宜。因此,除了浇水量相同外,其它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如土壤的多少、脱脂棉花的多少等都要控制相同。锥形瓶的大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所以实验中不需要控制相同。

3.玉米等早地作物适宜在较干燥的土壤中生长,如果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因水分比例过大,将导致植物的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俗称“霉根”,根据下表中土壤分类相关信息,判断最有可能导致玉米“霉根”的土壤是()

土壤名称

土壤质地

砂土类土壤

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

黏土类土壤

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

壤土类土壤

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A.砂土类土壤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D.都可以

【答案】B

【解析】由于黏土类土壤的排水性较差,水分容易在土壤中积聚,导致根部缺氧,从而增加了根部发生“霉根”的风险。相比之下,砂土类土壤由于排水性较好,不容易导致水分积聚,因此风险较低。壤土类土壤的排水性介于两者之间,风险也相对较低。所以,根据土壤的排水特性,黏土类土壤是最可能导致玉米“霉根”的土壤类型。

4.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性。保水、保肥能力强,但通气、透水性差的土壤为()

A.砂土类土壤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D.不一定

【答案】B

【解析】根据砂粒、黏粒和粉砂粒在土壤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可将土壤分为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三种。砂土类土壤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好,易干旱,有机质分解快,易流失,保水的性能很差,容易使植物缺水。黏土类土壤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性能好,但通气、透水性能差,这样会使植物的根腐烂。壤土类土壤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性能好,有利于植物的良好生长。

5.花生适合在砂粒比较多的土壤中种植,这是因为花生在地上开花,雌蕊深入地下进行膨大发育,砂粒较多有助于雌蕊向地下伸扎以及膨大形成果实。下列土壤模型中能代表砂粒较多的是()

A.B. C.D.

【答案】C

【解析】砂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能强,易干旱,有机物分解快,易流失。黏土类土壤(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能差。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能保水、保肥,宜于耕种。根据土壤的性状,可以判断D符合砂土类土壤。

6.小蛟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探究土壤保水性。a中砂粒体积是b中的一半,c中黏粒体积和b中砂粒体积相同,在三个装置中分别倒入半杯水,在相同的时间内渗出的水量如图所示(三个锥形瓶完全一样)。若图中所示的渗水量有一个是错误的,那么最有可能错误的是()

A.a装置B.b装置 C.c装置D.三个装置都没有错

【答案】C

【解析】砂粒空隙越大,通气性和透水性越强,但保水性越差。黏粒黏粒空隙小,通气性能和透水性能差,因此在三个装置中分别倒入半杯水,在相同的时间内,c装置的渗出水量要少。

7.下列土壤模型中,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模型是()

A.B. C.D.

【答案】D

【解析】A、黏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少,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差。

BC、砂质土的性质:含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