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学期教师公开课教学设计
班级:三六班学科:语文课题:火烧云姓名:郭凯玥
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2018义务教育教科书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教学主题:火烧云
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与写字:对于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基于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乐于与他人讨论交流。
(3)基于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学情分析
(1)基于识字与写字:三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自主识字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要让学生能够动脑筋主动识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用多种方法记忆字的音形意。
(2)基于阅读: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但是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往往不够全面,不能细致地描述事物的变化。在阅读方面,要注重默读训练,同时注意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基于口语交际: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认真倾听,较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上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分享交流。
3.教材分析
《火烧云》是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本篇课文主要围绕火烧云“变化极多”展开,作者运用了朴实,优美,具体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了火烧云“颜色”与“形状”变化极多的特点,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则为运用“一会儿……一会儿……”等反复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火烧云色彩绚丽,也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欢与对美好童年的回忆。
教学目标
1.认识“喂、盈”等生字,读准多音字“模”,会写“凶、猛”等字。积累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借助相关语句说出火烧云的特点,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之情。
评价任务
1.正确认读“喂、盈”等生字,能读准多音字“模”,能正确规范书写“凶、猛”等字。
2.能借助相关语句说出火烧云的特点,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之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任务驱动,解题导入
读课题。什么是“火烧云”?
出示《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
作家是怎么介绍火烧云的呢?找出相应的句子。
两种解释有什么不同之处?你喜欢哪一种表达?说说理由。
火烧云是什么时候上来的?
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了解什么是“火烧云”
环节二
初识火烧云
1.认识多音字“模”。
2.出示文中重要词语,找学生领读。
3.学写“凶猛”“威武”两个词语。
4.再回头看这四组词,分组规律是什么?
5.对应课文内容,哪个自然段写的是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极多是在哪几个自然段体现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6.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正确认读词语,规范书写生字,知道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环节三
共赏霞光美
1.霞光看得见摸不着,作者就借地面事物的颜色变化来写霞光之美。霞光让哪些事物变了色?
2.作者选取小孩、老人、动物进行描写,这些对象凑在一起,让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3.他们在霞光下为什么不是统一都变成红色?
4.老师也仿照这段文字,写了一段,请生读。和原文对比一下,你更喜欢哪种写法?说说理由。
5.再读文段,读出喜悦的心情。
6.火烧云的霞光还会照到哪里去呢?地面上的事物会因此发生怎样神奇的颜色变化?请同学们任选一处,模仿课文第一段写几句话。
学习写作方法,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之情
板书设计
24.火烧云
上来变化下来
颜色多快形状
2024-2025学年下学期教师公开课评课记录
班级:三六班学科:语文课题:火烧云姓名:郭凯玥
王峰青:符合新课标理念,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驱动学生不断思考,构思精巧。
王慧娟:课堂上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对学生的即时评价要更具有针对性、发展性和激励性。
武文:整堂课环节设计紧凑,形式多样,重点突出,学生的参与度很高。
裴惠平:课堂上需加强对时间的把控。
苏矗:整节课课堂流程完整、课堂氛围好,学生参与程度高,环节的处理比较顺畅。
邢君:教师准备充分,课件精美,各个教学环节自然衔接,学生跟上了教师的节奏。
王国珍: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积极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倩倩:教师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
2024-2025学年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