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2018义务教育教科书
内容来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主题:大自然的奥秘
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认识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12个生字,能读记文中词语。
(2)通过词语、句子的积累,增加语言储存,为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3)培养学生探究语言,对信息分类整理概括的能力。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教材分析
《火烧云》这篇课文,作者以多个不同构词形式的词语描述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渲染了红霞飞舞、瞬息万变、目不暇接的奇妙景观。在渲染了色彩之后,又描写了火烧云各种奇妙的形态,向我们勾勒出三幅动态的画面: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而且十分传神地写出瞬息之间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见的变幻过程。火烧云上来时色彩绚丽,形态多变,下去时则恍恍惚惚,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3.学情分析
1、本班孩子已能在初读充分的情况下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通过三年级一年的语言实践训练,基本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3、孩子们对自然景观比较好奇,对描写奇观的文章有浓厚的兴趣。
4、孩子们性格活泼,回答问题积极主动,善于思考,对语文比较喜欢,他们认为语文课的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讲一讲、演一演、画一画、讨论讨论、研究研究,这些都是好玩的游戏一样。
二、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2个生字,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三、评价任务
1.课前,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观察清晨或傍晚天空云霞的变化,特别是火烧云的自然现象。
2.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先自读,然后同桌之间互相听读,达到流利朗读全文的程度。
3.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读文的感受和体会是什么。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激趣导入
活动一
出示图片,欣赏火烧云。
活动二
简介作者,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激发兴趣,走进文本
环节二
预习反馈
活动一
1.听课文范读,学生自读课文。
活动二
2.学习字词。
读课文,认生字
(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整体感知
活动一
初读课文,想一想:什么是火烧云?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
读句子,体会火烧云的特点。
3.课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了解火烧云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火烧云的描写,明确课文的写作顺序。
(评价目标三)
环节四
精读感悟
活动一
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说说火烧云上来时,地面发生了哪些变化?用横线画出来。
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指导朗读。
活动二
学生齐读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个方面介绍了火烧云的变化。
圈画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体会四个“一会儿”表现了火烧云的特点。
欣赏火烧云图片。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评价目标二、三)
环节五
积累运用
活动一
出示3组表示颜色的词语,学生发现词语的特点,并仿照着说一说。
活动二
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么的美呀!谁能用恰当的四字词语来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的特点呢?
活动三
背诵第3自然段。
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姿,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多彩。
(评价目标一、三)
环节六
活动一
指导书写“威、武”。
正确、规范书写汉字(评价目标二)
附:板书设计:
火烧云
颜色多变化快
2024-2025学年下期教师公开课教后反思
班级:三一班学科:语文课题:火烧云姓名:王峰青
本节课,我运用多媒体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教学开始时,我先播放一段自己收集的关于火烧云的优美图片资料,让学生形象的感受到了火烧云的美丽壮观,激起学生学习新的课文内容的兴趣,自然引出下个环节的教学。
?先让学生自学课文导读,明确本课的学习要求,然后让学生认真读课文,随着课文的描绘,想象火烧云那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重点朗读。
接着让学生边读边想,并感情朗读自己喜爱的文段,捕捉关键词句,读出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特点。例如,在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这一块时,引导学生从“红通通、金灿灿……”等七个表示颜色的词,以及“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一句中体会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这一特点;从句子“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中的四个“一会儿”,体会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快”这一特点。另外,在此教学环节中,我还不断地渗透引导学生质疑、对比,并积累品析好词佳句,并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