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一、培养目标
西电物联网工程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物联网领域从事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维护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政治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专业知识:
-掌握物联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熟悉物联网相关技术,如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无线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等;
-了解物联网产业政策、法规和标准。
3.实践能力:
-具备物联网系统的设计、开发、调试和维护能力;
-具备嵌入式系统开发、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网络编程等实践能力;
-具备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能力。
4.创新能力:
-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外语能力:
-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阅读和翻译相关英文文献。
6.身心健康:
-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
1.公共基础课程:
-政治理论课
-大学英语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大学物理
-计算机基础
-程序设计基础
2.专业基础课程:
-数据结构
-计算机组成原理
-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
-数据库原理
-数字信号处理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物联网技术导论
3.专业核心课程:
-物联网体系结构
-物联网协议
-物联网安全技术
-物联网应用开发
-嵌入式系统设计
-无线传感器网络
-物联网大数据处理
-物联网云计算
4.专业选修课程:
-物联网边缘计算
-物联网智能系统
-物联网信息安全
-物联网标准化
-物联网产业分析
5.实践环节:
-课程实验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实习
-企业实训
四、教学实施
1.教学方法:
-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培训。
3.教学资源:
-建设完善的物联网实验室、实训基地和教学资源库;
-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在线教学和远程教育。
4.教学质量监控: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学改革。
五、培养模式
1.产学研结合:
-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
-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教学和实习实训。
2.国际合作与交流:
-与国外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和学术交流;
-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
3.创新创业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
六、就业前景
西电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以下领域就业:
1.物联网企业:从事物联网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维护和管理等工作;
2.通信运营商:从事无线通信网络规划、优化、维护等工作;
3.互联网企业:从事大数据处理、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工作;
4.政府部门:从事物联网政策制定、规划和管理等工作;
5.科研机构:从事物联网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
总之,西电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第2篇
一、培养目标
西电物联网工程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能在物联网领域从事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维护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掌握物联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运用物联网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3.熟悉物联网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
4.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
5.具备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培养规格
1.基础知识与理论:
-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
-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电子、通信、控制等工程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