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光岚的嘉绒文化田野调查记
我是阿旺·丹贝将参活佛的汉语发言人
因为一个巧合的机缘结识了丹巴县顶果山雍忠左钦岭寺阿旺·丹贝将参活佛。
我今天要对大家讲述的嘉绒文化是基于活佛近二十年的文化研究、他所收藏的古书文物,以及他自己的田野考察认识。
活佛将他所了解的文化无偿的教授给了我,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文化传播,让大家能够更多关注嘉绒地区的文化。秉承活佛的观念,各位老师可以从我这里无偿拷贝资料,但请注明出处:阿旺·丹贝将参活佛收集资料。
嘉绒的地域界定
嘉绒地域包含了沿大渡河流域的金川、小金、丹巴、康定、泸定、宝兴、雅安;沿岷江的马尔康、理县、茂县、汶川、松潘等地,横跨在藏区和羌地之间。王明珂先生有本田野考察纪行叫做《羌在藏汉之间》,而我们以为“嘉绒在藏、汉、羌之间”。因为历史沿革,我们曾经界定的嘉绒区域部分被规划为羌族族别,还有一些则归属于“汉”。现代很多研究嘉绒主要是以墨尔多神山为中心的丹巴、金川、小金、马尔康四县为主。本次说明,主要就丹巴、金川为调查核心说明。
嘉绒祖先阿米·格尔东
丹巴地区的居民普遍认为嘉绒先祖为阿米·格尔东,阿米是嘉绒语中对老人的尊称,格尔东则类似于开天辟地的祖先之意。
阿米格尔东在传说中是一位天赋秉异的神人,为“郭”氏族人。他战胜了吃人的妖怪什波(也有传说是年波)父子以后,为嘉绒地区带来了和平,因此被尊奉为嘉绒祖先。在偏远地区的一些老人,要是被问到一些他们没有办法回答的古老传承,他们都会说是阿米格尔东的。
丹巴县聂嘎乡卡恰村被认为阿米·格尔东的诞生地,这里的很多老年人会讲格尔东的故事,另外现在的嘉绒年俗,以及一些物品都说成是为了纪念阿米·格尔东。
嘉绒年俗
巨人传说与红嘴乌鸦的崇拜
阿米·格尔东被传说成是巨人英雄,在田野考察的过程中我们确实发现了丹巴地区有巨人家族的存在,其中的代表人物是丹巴县八底乡俄鲁村的石纳威,在他的家族中曾经有过十位左右的巨人。
在阿米·格尔东的传说中有关于红嘴乌鸦托梦,启发了嘉绒人修建碉楼的故事。在这一地区存在着鸟类崇拜,但在一些传统器具方面,乌鸦造型的酒具等占了一定的比例。
阿米·格尔东虽然是一个神话故事,但在这些神话传说的背后隐含着一些历史线索。我们单单就阿米·格尔东的影响来说,他可能是氏族部落的领袖。而在其传说中就提到他是“郭”氏族的首领,这和藏族氏族起源的传说是否存在一些关联?
以阿米格尔东为代表的“郭”氏族同期并存的还有:“噶”“阿嘎”、“阿囊”、“自噶”、“勒嘉”、“阿汤”、“如村”等几大部落,终究因为不敌“郭”氏部落,有的被灭族,有的臣服,还有的只能往其他地方迁徙。一场又一场残酷的争斗,成就了永恒不变的历史定律:成王败寇!胜利的一方获得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和更多的生产资料,而失败的一边要么承受被奴役的命运,要么开始漫长而艰辛的迁徙。在这场艰苦卓绝的迁徙道路上,一个氏族被另外一个氏族征服或者消灭,一种文明被另外一种文明消解或者覆盖。
东女国与嘉绒十八土司源流
在说到“东女国”的问题,阿旺·丹贝将参并没有引任何汉文的历史记述,而是将他所找到的藏族文献资料,在口述历史上形成了自己的想法。东女国是兴衰是漫长的时间累积,是在阿米格尔东的“郭”氏族衰败以后,然后迅速取代上位。后来又在接受了来自象雄文化的影响,东女国女王拉姆当登满与象雄王子琼坡查牧----嘉绒四“扎”-----嘉绒十八土司----大小金川战役---嘉绒土司的势力旁落,如此这般历史脉络。详见《叙说女儿国》
同为嘉绒文化的中心,丹巴地区在民族特性表现形式、口述历史方面远远多于金川。但最近几年在金川的陆陆续续发现,突然发现研究嘉绒文化不可错过的是金川。嘉绒地区作为苯教文化的大本营,丹巴地区在藏传佛教的逐渐渗透中渐渐剥离了苯教长久以来对嘉绒地区的文化影响,由于当地人信仰意识而导致的主动的文化覆盖让人很难甄辨一些文化现象。反观金川,大小金川对该地区的文化造成了不可修复的浩劫,该地很多口述历史也因为长时间的断代而缺失。然而却有个好处,之后移民而来汉族人无法去继承原有的少数民族文化,索性将其废弃在荒山野岭,在金川仔细寻找,会找到更多为未有文化覆盖的原生态文明。
丹巴碉楼资料
本说明简单说明了我对嘉绒历史的大概脉络,请各位老师指正。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