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社『小透明』成长记
“如果遇到一件能点燃你的心的事情,那么请勇敢去做,别虚构困难,别瞻前顾后,别因为害怕不好的结果而止步不前。虚心学习,大胆尝试,积累人生的厚度,人生这幅画卷,终将五彩斑斓。”
这是我卸任文学社主编时给学弟学妹们的赠言。在文学社的这一千多个日夜如白驹过隙,只有我知道,当初那个畏畏缩缩的“小透明”,经历过多少坎坷,咬紧牙关闯过多少难关,才蜕变为如今能够站在蓝天下伸开双臂自信地拥抱太阳的“大女主”。
别管结果,先做了再说
还记得社团招新那天,我在拥挤的人群中挤出了一身汗,才找到我心心念念的文学社。可当我看到招新要求后,我却打起了退堂鼓——进入社团除了要交报名表,还要交一篇原创文章。我的心里十分忐忑:虽然我很喜欢写作,但跟社团宣传册上的学长学姐的履历一比,我简直平凡得如一粒微尘。我害怕文章通不过审核,但我也知道,不能被幻想出来的结果吓退。不管结果如何,先做了再说!那几天,我一头扎进图书馆里,用心打磨出了一篇文章,把它交了上去,就像是给梦想寄出了一封信。
令我惊喜的是,我很快就收到了审核通过的回复。不仅如此,我还被分配到我最向往的编辑部!看到消息的那一刻,我激动得又蹦又跳。
文学社是校级社团,每半个月出一期报纸。社里一共有四个部门,我所在的编辑部负责审核全校学生投来的稿件,同时也负责撰写校园重大资讯。起初,我信心满满:不就是阅读文章,把不好的筛掉,把好的提交给部长嘛!但很快,我发现这项工作不是那么容易做的,编辑部的干事不仅要能“大浪淘沙”,在如雪花一样多的来稿中选出好文章,还要能够发现和修改文章中的错词病句,遇到不熟悉的历史典故和理论知识时要仔细查验,不能出现错误。
一开始,我提交上去的好几篇文章都被退了回来,部长英学姐用红圈圈出了我的错误,这仿佛在我的心上割开了一道道口子。我攥紧拳头安慰自己:不要难过,发现错误是好事,知道错在哪里,才能对症下药,及时改正错误,路才会越走越顺。我积极向英学姐请教工作方法,查找资料,不断“试错”。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一下学期,我提交上去的文章几乎都能一次过审,英学姐还让我给整个编辑部的成员分享工作经验。
停止精神内耗,合理安排时间
大二伊始,文学社换届,我被英学姐推荐成为新一任编辑部部长。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我十分惶恐:我习惯了当一个“小透明”,任由别人做决策、想创意、担责任,自己只想做好分内事务,当一朵温室里的花。但面对着学姐期许的眼神和自己有些悸动的心,拒绝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
编辑部部长需要负责稿件的二审、策划每期报纸的主题、审核电子期刊、向老师与优秀学生约稿、与其他部门的部长商量制定活动方案……这些庞杂的事务仿佛倾盆大雨,一股脑地浇在我身上,我恨不得长出八只手来处理工作。
虽然我把课余时间全部放在了社团工作上,累到身心疲惫,回到宿舍后倒头就睡,但结成的“网”却是一团乱麻,要么是工作做到一半却忘记跟进,要么是直接把重要的工作忘得一干二净。有一段时间,我的精神内耗十分严重,无论我在做什么,“我不行”三個字都会突然跳出来,让我瞬间如坠冰窖。负面情绪与不如意的工作结果形成恶性循环,我甚至觉得自己根本无法胜任这个职务。
那些夜晚,当室友们进入梦乡后,我轻轻地掀开窗帘,独自仰望夜空。月光照亮了夜空,也将被黑暗包围的我的心照亮。我明白,我不能一直陷在负面情绪里,更不能遇到一点困难就胆怯退缩。如果我学不会破局,就只能一辈子做一朵温室里的花,永远接受不了风吹雨打,永远不能独当一面。
我重新梳理工作方法,从千头万绪中牵出一根线,厘清思路,试图让琐碎的事务变得井井有条。
在向社长和英学姐求助后,我制作了一张表格,以时间为横轴、工作任务为纵轴,把事情按照轻重缓急用不同颜色的字体填入其中,这样每天、每周的任务便能一目了然,做完一项任务就打上钩,及时更新任务的进度。通过拆分任务、合理规划时间,我居然也能在完成社团任务后跟室友们一起去校园里散步,感受着温柔的晚风,站在操场上仰望星空。
当然,在工作越来越顺手之后,我也停止精神内耗,学着让内心更加强大。我渐渐明白,虽然做一件事时要力求完美,但不能事事都用完美的标准苛求自己,也不要急于求成。别人努力跑了很久才到达山顶,我却奢望能“一步登顶”,这对自己、对别人都太不公平了。
泰戈尔有一句诗:“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没有到达不了的彼岸,或许,我们先不要去想能否到达彼岸,只要每一步都脚踏实地,说不定你会发现终点就在不远处。
从未停止充实自己
大三这一年,我成为文学社主编。我想,当初那个连文章都不敢提交的女孩一定想不到,有一天她会靠努力与勇气,一路逆袭成“大女主”。
成为主编,意味着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我必须快速成长,让自己能够胜任这个职务。我第一次体会到,当你想要做一件事——一件你十分热爱且意义重大的事时,你根本没时间去迷惘或自我怀疑。你只会嫌时间太短,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