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打鼾:睡眠中的危险信号.docx
文件大小:42.71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4.55千字
文档摘要

打鼾:睡眠中的危险信号

睡觉打鼾(打呼噜),司空见惯之事,很少被人们重视或把它和身体健康及疾病联系起来。但在庞大的打鼾人群中,很大一部分人患有一种具有潜在致死性的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它可诱发多种严重疾病,甚至可能发生睡眠猝死。鉴于此,本期名医谈病就带大家一起来认识——

我们常常形容一个人睡眠好,会说他晚上一躺下就能睡着,而且呼噜打得很响,但这果真是睡得香的表现吗?其实不然。

50岁的张先生从3年前开始打鼾,最近应酬比较多,打鼾情况也越来越严重,有时候睡觉时一口气憋一分多钟,把家里人吓的够呛。张先生夜里鼾声连连,经常把自己憋醒,第二天醒来后头晕头痛、精神恍惚,白天容易疲劳,甚至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可抑制地打瞌睡,常常在公交车上睡过站,有时开车也忍不住打瞌睡,而且原来的高血压也加重了,吃了几种降压药都没有效果。

明明睡了一整晚,却好像熬了个通宵,这样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生活与工作,让张先生很是痛苦。经朋友提醒,他决定到医院看看,经过一系列检查,最后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张先生感慨到,没有想到打鼾也是一种病。

正常情况下人们睡觉时,气流可顺利通过鼻腔、咽腔和喉腔进入气管、肺,并不会发出声音。而打呼噜的朋友在睡觉时,他们的上气道出现塌陷、阻塞,使悬雍垂(腭垂)振动而发出的声音,这就是打鼾。

打鼾又叫打呼噜,而熟睡后鼾声响度增大超过60分贝以上,妨碍正常呼吸时的气体交换,才称为鼾症,也就是说,鼾症是在打鼾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才出现的。如果鼾症再加重,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那就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当气道狭窄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完全塌陷和闭锁的情况,表现为时而打呼噜声音大,时而突然没声音,没声音时就是短暂的呼吸暂停,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打呼噜将自己“憋”醒。

打鼾危不危险与声音大小无关,关键在于是否出现憋气、呼吸突然暂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指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目前普遍认为,OSA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同时又是引发猝死、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数据表明,我国OSA患病率大约在4%,实际患病率可能会更高一些,随着超重和肥胖人群的不断增多,本病患病率还会相应升高。

目前认为,OSA的诱发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上气道解剖异常。包括鼻腔阻塞、Ⅱ度以上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悬雍垂过长和过粗、咽腔狭窄、咽部肿瘤、咽腔黏膜肥厚、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后缩及小颌畸形等。

(2)肥胖。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或以上,即体质指数(BMI)≥30是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BMI=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3)年龄。患病率从40~60岁呈上升趋势,之后趋于平稳。此外,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2倍。绝经后女性患病率比绝经前高,70岁以后患病率趋于稳定。

(4)种族。中国人的患病率与白种人相似,中国人颌面部特征可能是亚洲人易感的因素。

(5)家族史。一部分患者具有明顯的家族发病倾向,常常有相同的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食习惯和酗酒等因素。

(6)喜欢仰卧睡觉的人。仰卧时,舌后区塌陷,也就是舌头向后坠,会堵住一部分的舌后气道,使气道变窄,更容易打呼。

(7)习惯用嘴呼吸的人。如患有鼻炎的人,睡觉时用嘴呼吸,鼻腔半径减小,进而增加鼻阻力,使有效通气面积减少,从而导致气道塌陷,引起呼噜。

(8)吸烟。长期吸烟的人风险更高,重度吸烟者风险最大,与上气道炎症水平增加有关。另外,长期大量饮酒和/或服用镇静、催眠或肌肉松弛类药物,也会加重上气道堵塞。

(9)其他相关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心功能不全、脑卒中、胃食管反流及神经肌肉疾病等。

临床上,OSA患者主要表现为晚上睡不好、白天睡不醒,睡了一觉起来越来越困。其中,夜间的表现有:(1)打鼾,响亮、不均匀,严重时与体位无关。(2)呼吸暂停,深睡减少,睡眠质量差。(3)张口呼吸(多为代偿反应),睡多久都不解乏。(4)失眠多梦,猛然坐起,拍打别人等。(5)睡眠咳嗽、出汗、夜尿增多或遗尿。

白天的表现有:(1)嗜睡,严重时不可抑制,不分时间和地点,即使是不适合睡觉的时间、场合,也会无法抵挡困意,并能进入梦乡。(2)疲乏,头昏脑涨,且越睡越严重。(3)性格改变,易怒或间断性抑郁。(4)记忆力下降。(5)晨起口干舌燥,咽炎久治不愈。

此外,儿童患者还可出现发育畸形、生长发育迟缓、胸廓发育畸形、学习成绩下降等。

目前普遍认为,OSA不仅仅是一个睡眠的问题,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是多种慢性疾病的根源,大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病可能造成猝死,大家可能觉得太危言耸听,觉得打个鼾还会死人?但这却是真实存在的。OSA引起这些危害的根本原因在于通气不足,引发低氧血症,一些比较严重的患者,夜间氧饱和度只有70%~80%,就好比夜间生活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大脑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