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安全小常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常见急症处理
01
急救基础认知
03
外伤应急处置
04
儿童急救要点
05
环境伤害应对
06
急救资源准备
01
急救基础认知
急救基本原则与目标
01
急救基本原则
保持冷静、迅速行动、安全第一、关爱伤者。
02
急救目标
最大限度减少伤者痛苦,保护生命,防止伤势恶化,快速送医。
常见急救场景分类
如切割、撞击、动物咬伤等导致的出血、疼痛。
创伤急救
针对心脏骤停、呼吸停止等紧急情况。
心肺复苏
如异物卡喉、淹水等导致窒息的情况。
窒息急救
食物中毒、药物过量等急性中毒事件。
中毒急救
急救前的安全评估
判断危险程度
紧急呼叫救援
初步病情评估
防护措施
迅速判断现场是否安全,避免二次伤害。
检查伤者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意识等。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迅速拨打急救电话或寻求他人帮助。
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戴手套、口罩等,避免交叉感染。
02
常见急症处理
心肺复苏(CPR)操作步骤
确认患者心跳呼吸停止,拨打急救电话
01
在实施CPR前,首先要确认患者是否心跳呼吸停止,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救援。
胸外按压
02
将患者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施救者双手重叠置于患者胸骨下半部,用力向下按压,每分钟按压频率应在100-120次之间。
开放气道
03
将患者头部转向一侧,以便口腔内的分泌物或呕吐物自然流出,同时抬起患者下巴,使呼吸道保持畅通。
人工呼吸
04
在开放气道后,施救者需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吹气应持续1-2秒,使胸廓隆起。
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法
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可采用背部拍击法,即用手掌在患者背部肩胛骨之间用力拍击,使异物松动并排出。
背部拍击法
腹部推压法
胸部冲击法
对于意识不清或背部拍击无效的患者,可采用腹部推压法,即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环抱患者腰部,用力向上推压腹部,使异物排出。
对于孕妇或肥胖患者,可采用胸部冲击法,即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前,双手交叉放在患者胸骨下半部,用力向下冲击,使异物松动并排出。
晕厥与休克应对措施
保持呼吸道畅通
晕厥与休克患者常出现呼吸微弱或暂停的情况,应将患者置于安全的地方,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
01
抬高下肢
将患者下肢抬高约30度,以增加回心血量,缓解休克症状。
02
保暖与防暑
对于晕厥与休克患者,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同时避免中暑。在炎热的环境中,可将患者移至阴凉处,用湿毛巾等物品降温。
03
紧急就医
晕厥与休克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如心脏病、低血糖等,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04
03
外伤应急处置
止血方法与包扎技巧
01
止血法
采用直接压迫、间接压迫、加压包扎等方法止血。
02
包扎技巧
使用无菌纱布或清洁布料进行包扎,避免感染,保持伤口干燥。
烧伤/烫伤分级处理
表皮受损,红肿疼痛,可用冷水冲洗,涂抹消炎药膏,避免感染。
轻度烧伤/烫伤
表皮起泡或破损,疼痛剧烈,需用冷水浸泡,涂抹抗生素药膏,并用无菌纱布包扎。
中度烧伤/烫伤
伤及皮下组织,出现焦痂或苍白,需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重度烧伤/烫伤
骨折临时固定原则
迅速就医
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03
将受伤部位垫高,以减少血液流动,减轻肿胀和疼痛。
02
伤处垫高
骨折部位制动
用夹板、绷带等将骨折部位固定,避免进一步损伤。
01
04
儿童急救要点
婴幼儿呛噎急救手法
将婴儿脸朝下放在膝盖上,头部略低,用手拍打其背部,帮助异物排出。
拍背法
胸部快速按压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
对于较大婴幼儿,可让其趴在救护者大腿上,头低脚高,用手快速用力按压胸部下方,帮助异物排出。
站在或跪在孩子身后,双手环抱孩子腰部,一手握拳,拇指侧抵着腹部中线,另一只手握住攥拳的手,向上快速按压腹部,帮助异物排出。
保持呼吸道通畅
不要强行按压孩子肢体,避免摇晃或大声喊叫,可轻轻按住人中穴,帮助缓解惊厥。
控制惊厥
降温处理
用温毛巾擦拭孩子身体,特别是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帮助散热降温。同时及时送医治疗。
将孩子侧卧或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防止窒息。
高热惊厥应急处理
溺水紧急救援流程
迅速判断溺水情况
发现孩子溺水,立即大声呼救并拨打急救电话。同时观察孩子状态,判断是否需要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术
紧急送医
若孩子已失去意识,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首先清理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吹气约1秒钟,使胸廓隆起;最后进行胸外按压,按压深度约5厘米左右,每分钟按压100次左右。
在心肺复苏的同时,尽快将孩子送往医院接受治疗。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孩子状态,防止呕吐物再次堵塞呼吸道。
1
2
3
05
环境伤害应对
中暑与失温急救措施
01
中暑
将患者移至阴凉处,松开或脱去衣物,用湿毛巾或凉水擦拭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