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口普查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
A.2020年10月1日零时
B.2020年11月1日零时
C.2020年12月1日零时
D.2021年1月1日零时
答案:B。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20年11月1日零时,在这个时点上进行人口状况的登记,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人口普查每()年进行一次。
A.5
B.10
C.15
D.20
答案:B。我国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0的年份为普查年度,这有助于全面、准确地掌握人口在较长周期内的变化情况。
3.人口普查采用()的方法进行。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答案:A。人口普查是对全国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性调查登记,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以获取最全面、准确的人口数据。
4.以下哪项不属于人口普查登记的主要内容()
A.姓名
B.民族
C.宗教信仰
D.受教育程度
答案:C。人口普查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国籍、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不包括宗教信仰。
5.人口普查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
A.外国人
B.港澳台居民
C.华侨
D.留学生
答案:A。人口普查对象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外国人,而港澳台居民、华侨、留学生等有相应的登记规定。
6.普查员入户登记时,应当出示()
A.身份证
B.工作证
C.普查员证
D.户口本
答案:C。普查员入户登记时,必须出示普查员证,以表明其身份和工作的合法性。
7.人口普查数据的采集原则是()
A.谁采集、谁负责
B.分级负责
C.统一采集
D.随机采集
答案:A。人口普查数据采集遵循“谁采集、谁负责”的原则,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责任落实。
8.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采用()填报方式。
A.纸质表格
B.电子表格
C.互联网自主填报
D.电话填报
答案:C。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采用互联网自主填报方式,同时保留传统的普查员入户登记方式,方便普查对象进行登记。
9.人口普查中,对于人口的居住情况,“人户分离”是指()
A.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一致
B.居住在不同城市
C.居住在不同省份
D.居住在农村和城市
答案:A。“人户分离”是指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这是人口普查中需要重点关注和统计的情况。
10.以下关于人口普查数据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随意向社会公布
B.只能用于统计目的
C.可以用于商业用途
D.可以提供给任何单位和个人
答案:B。人口普查数据只能用于统计目的,要严格保护普查对象的个人信息,不能随意向社会公布、用于商业用途或提供给任何单位和个人。
1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
A.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
B.人口出生数与死亡数之差
C.人口迁入数与迁出数之差
D.人口自然增加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
答案:D。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
12.人口普查中,对于死亡人口的登记,是登记()
A.普查标准时点前一年内死亡的人口
B.普查标准时点前半年内死亡的人口
C.普查标准时点前三个月内死亡的人口
D.普查标准时点前一个月内死亡的人口
答案:A。人口普查中,对于死亡人口的登记,是登记普查标准时点前一年内死亡的人口。
13.我国人口普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答案:A。我国人口普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当时就有了人口登记的制度,为国家的治理和赋税征收等提供依据。
14.人口普查中,对于流动人口的登记原则是()
A.在户口所在地登记
B.在居住地登记
C.两地都登记
D.两地都不登记
答案:B。对于流动人口,人口普查遵循在居住地登记的原则,以准确反映人口的实际分布情况。
15.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不包括()
A.普查员培训
B.数据采集
C.数据汇总
D.数据造假
答案:D。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包括普查员培训、数据采集、数据汇总、审核评估等,数据造假是严重违反普查规定的行为,不是质量控制的环节。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人口普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