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工公共安全健康知识普及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火灾发生时,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乘坐电梯逃生
C.弯腰低姿前行
D.从安全出口逃生
答案:B。解析:火灾发生时,电梯可能会因断电而停止运行,或者电梯井会成为烟火蔓延的通道,乘坐电梯逃生非常危险。而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过滤部分烟雾,弯腰低姿前行能减少吸入烟雾,从安全出口逃生是正确的逃生方式。
2.下列哪种不属于常见的触电方式()
A.单相触电
B.两相触电
C.三相触电
D.跨步电压触电
答案:C。解析:常见的触电方式有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三相触电不是常见的触电表述方式。
3.为防止高温场所人员中暑,应多饮()
A.纯净水
B.汽水
C.淡盐水
D.咖啡
答案:C。解析:高温环境下人体出汗较多,会失去大量的盐分,饮用淡盐水可以补充身体流失的盐分和水分,维持身体的水盐平衡,而纯净水不能补充盐分,汽水含有大量糖分,咖啡有利尿作用,可能会加重身体失水。
4.发现煤气泄漏后,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立即关闭煤气阀门
B.打开门窗通风
C.在室内打电话报警
D.到室外拨打报警电话
答案:C。解析:煤气泄漏时,在室内打电话可能会产生电火花,引发煤气爆炸。应该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通风,然后到室外拨打报警电话。
5.安全色中,红色表示()
A.禁止
B.警告
C.指令
D.提示
答案:A。解析:安全色中,红色表示禁止、停止;黄色表示警告;蓝色表示指令;绿色表示提示。
6.操作旋转机械时,佩戴()最容易发生危险。
A.眼镜
B.手套
C.口罩
D.帽子
答案:B。解析:操作旋转机械时,手套容易被卷入机械中,导致手部受伤,而眼镜、口罩、帽子一般不会有这样的危险。
7.以下哪种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
A.泡沫灭火器
B.二氧化碳灭火器
C.水基型灭火器
D.清水灭火器
答案:B。解析: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不会对电器造成二次损坏,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泡沫灭火器、水基型灭火器和清水灭火器都含有水分,可能会导致触电危险,不适用于电器火灾。
8.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
A.继续作业
B.停止作业,撤离危险现场
C.向上级报告后再做决定
D.等待救援
答案:B。解析: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9.下列哪种物品不属于易燃易爆物品()
A.汽油
B.酒精
C.食盐
D.烟花爆竹
答案:C。解析:汽油、酒精、烟花爆竹都属于易燃易爆物品,而食盐是常见的生活用品,不属于易燃易爆物品。
10.在施工现场,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m以上(含)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A.2
B.3
C.4
D.5
答案:A。解析:根据相关规定,在施工现场,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二、多选题
1.火灾逃生时,可利用的逃生设施有()
A.疏散楼梯
B.电梯
C.阳台
D.逃生绳
答案:ACD。解析:疏散楼梯是最常用的逃生通道;阳台可以作为暂时避难和等待救援的地方,也可以通过阳台转移到其他安全区域;逃生绳可以帮助人员从高处安全下降。而火灾发生时不能乘坐电梯,如前面所述,电梯存在诸多危险。
2.预防职业病的措施有()
A.改善工作环境
B.加强个人防护
C.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D.合理安排劳动强度和时间
答案:ABCD。解析:改善工作环境可以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加强个人防护,如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可以有效阻挡有害物质的侵入;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能够早期发现职业病和职业健康损害;合理安排劳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预防因工作压力导致的职业病。
3.下列属于电气安全防护措施的有()
A.接地保护
B.接零保护
C.漏电保护
D.绝缘防护
答案:ABCD。解析:接地保护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装置连接,当设备漏电时,电流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大地,保证人员安全;接零保护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零线连接,在发生漏电时,短路电流使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漏电保护装置能在设备漏电时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事故;绝缘防护是采用绝缘材料将带电体隔离,防止人员接触带电体。
4.发生地震时,在室内应采取的正确避震方法有()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下面
B.躲在窗户旁边
C.迅速躲到卫生间等小开间的地方
D.趴在地上,用枕头护住头部
答案:ACD。解析: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下面可以避免被掉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