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A.绝对安全
B.没有危险
C.不受内外威胁
D.稳定发展
答案:C
解析:《国家安全法》第2条明确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重大利益相对处于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这种状态的能力。
2.总体国家安全观首次提出的时间是()。
A.2012年11月
B.2014年4月
C.2015年7月
D.2017年10月
答案:B
解析: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
3.以下哪项不属于《生物安全法》规定的生物安全风险防控重点?
A.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
B.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安全
C.实验室生物安全
D.网络数据跨境流动安全
答案:D
解析:《生物安全法》第2条规定,生物安全涵盖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生物技术研发安全、实验室安全等,网络数据跨境流动属于数据安全范畴(《数据安全法》调整)。
4.某高校学生张某在社交媒体发布军训期间拍摄的部队装备照片,可能涉嫌危害()。
A.政治安全
B.军事安全
C.文化安全
D.社会安全
答案:B
解析:军事安全涉及国防建设、武装力量活动、军事秘密等,随意拍摄并传播部队装备照片可能泄露军事机密。
5.根据《反间谍法》,任何个人和组织发现间谍行为,应当及时向()报告。
A.公安机关
B.国家安全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
答案:B
解析:《反间谍法》第22条规定,发现间谍行为应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向公安机关等其他国家机关报告的,相关机关应及时移送国家安全机关处理。
6.下列哪项属于《网络安全法》规定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A.社区便利店的收银系统
B.省级电力调度系统
C.个人使用的家庭Wi-Fi路由器
D.校园内的学生论坛
答案:B
解析: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指公共通信、能源、交通等领域对国计民生至关重要的信息系统,省级电力调度系统属于能源领域关键设施。
7.2025年3月,某企业因违规向境外提供我国重要地理信息数据被查处,其行为直接危害()。
A.国土安全
B.科技安全
C.资源安全
D.核安全
答案:A
解析:重要地理信息数据涉及国家领土主权、边界等,违规提供可能危害国土安全(《测绘法》《地图管理条例》相关规定)。
8.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
A.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线索
B.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C.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
D.参与制定国家安全法律法规
答案:D
解析:《国家安全法》第77条规定公民义务包括报告、提供便利、保守秘密等,但制定法律属于立法机关职责。
9.某科研团队研发的人工智能算法被境外机构高价收购,可能威胁()。
A.经济安全
B.科技安全
C.文化安全
D.生态安全
答案:B
解析:核心科技成果被境外获取可能削弱我国科技自主能力,属于科技安全风险(《科技进步法》《出口管制法》相关规定)。
10.依据《数据安全法》,重要数据的处理者应当按照规定对其数据处理活动定期开展()。
A.数据加密测试
B.数据安全影响评估
C.数据备份演练
D.数据删除验证
答案:B
解析:《数据安全法》第30条规定,重要数据处理者应定期开展数据安全影响评估,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11.下列哪项属于社会安全的范畴?
A.防范恐怖袭击
B.维护汇率稳定
C.保护文化遗产
D.保障能源供应
答案:A
解析:社会安全主要涉及反恐、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等,防范恐怖袭击是其核心内容。
12.2025年修订的《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明确,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
A.自行解密
B.需经原确定密级的机关批准解密
C.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解密
D.延长保密期限
答案:A
解析:《保守国家秘密法》第19条规定,保密期限已满的国家秘密,自行解密;需延长的应重新确定。
13.某渔民在我国领海发现外籍无人潜航器,正确的做法是()。
A.拆解研究后出售
B.立即打捞并上交给国家安全机关
C.拍照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