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流产医学生文献学习
自然流产概念1.自然流产定义:胚胎或胎儿尚未具有生存能力而自发性丢失,我国定义为妊娠未达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2.自然流产分类:早期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前者。晚期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或之后者。3.自然流产发生率:约占所有妊娠的15%-25%,其中80%为早期流产。4.生化妊娠:在早期流产中,约2/3发生在月经期前,称为生化妊娠。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母体因素父亲因素胚胎因素环境因素自然流产病因
自然流产病因1.胚胎因素重要性:胚胎染色体异常是早期妊娠丢失最常见的原因。占比情况:早期妊娠丢失中约占50%-60%,中期妊娠丢失约占1/3,晚期妊娠丢失仅占5%。异常类型数目异常:最为常见,以三体居多,常见的有13-三体、16-三体、18-三体、21-三体和22-三体;其次为X单体,三倍体及四倍体较为少见。结构异常:引起流产的情况并不常见。
自然流产病因2.母体因素(1)全身性疾病严重感染、高热疾病、严重贫血、心力衰竭、血栓性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慢性肝肾疾病或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均可能导致流产。TORCH感染虽对孕妇影响较小,但可感染胎儿,进而引发流产。(2)生殖器异常子宫畸形(如子宫发育不良、双子宫、双角子宫、单角子宫、纵隔子宫等)、子宫肌瘤(如黏膜下肌瘤及某些肌壁间肌瘤)、子宫腺肌病、宫腔粘连等,会影响胚胎着床发育,导致流产。宫颈机能不全(因宫颈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损伤造成)是导致晚期流产的常见原因。
自然流产病因2.母体因素(3)内分泌异常:黄体功能不全、高催乳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等内分泌问题,均可引发流产。(4)强烈应激与不良习惯躯体因素:妊娠期手术、直接撞击腹部、性交过频等严重躯体不良刺激可导致流产。心理因素:过度紧张、焦虑、恐惧、忧伤等精神创伤可导致流产。不良习惯:吸烟、摄入咖啡因、酒精及毒品可能增加妊娠丢失风险,且与剂量相关。
自然流产病因2.母体因素(5)免疫功能异常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抗磷脂综合征(APS)、系统性红斑狼疮、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其引起的局部或全身免疫炎症损伤可能导致流产。同种免疫功能异常:基于妊娠属于同种异体移植理论,母胎免疫耐受是胎儿生存基础,母胎界面免疫失衡可能导致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自然流产病因2.母体因素(6)血栓前状态(PTS)定义:血液中的有形及无形成分发生病理生理变化,使血液呈高凝状态、易于形成血栓的表现,又称易栓症。影响:妊娠期可导致子宫螺旋动脉或绒毛血管微血栓形成,甚至出现多发性胎盘梗死灶,使子宫-胎盘循环血液灌注不良,增加流产和胎死宫内风险。
自然流产病因3.父亲因素研究证实精子的染色体异常可导致流产。临床上精子畸形率异常增高与流产的关系尚无明确证据。
自然流产病因4.环境因素过多接触放射线和砷、铅、甲醛、苯、氯丁二烯、氧化乙烯等化学物质,均可能引发流产。
自然流产病理早期流产胚胎多在排出前已死亡,常伴有底蜕膜出血、周边组织坏死、胚胎绒毛分离。已分离的胚胎组织会引发子宫收缩,多数妊娠物能完全排出,少数排出不全或无法排出,导致大量出血。晚期流产多数胎儿排出前尚有胎心,流产时先腹痛,随后排出胎儿、胎盘;也有在无明显产兆时宫颈口扩张,胎儿排出。少数胎儿在排出前胎心消失,之后自行排出。
自然流产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停经后阴道流血和腹痛。1.早期流产妊娠物排出前胚胎多已死亡。先是绒毛与蜕膜剥离,血窦开放,出现阴道流血。剥离的胚胎和血液刺激子宫收缩,引发阵发性下腹部疼痛,排出胚胎及其他妊娠物。胚胎及其附属物完全排出后,子宫收缩使血窦闭合,出血停止。
自然流产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停经后阴道流血和腹痛。2.晚期流产胎儿有生机情况:胎儿排出前多数还有生机,多因子宫解剖异常,临床过程与早产相似,胎儿娩出后胎盘娩出,出血较少。胎儿已死亡情况:少数流产前胎儿已死亡,多由严重胎儿发育异常、自身免疫功能异常、血栓前状态、宫内感染或妊娠附属物异常等非解剖因素导致。
自然流产临床类型1.先兆流产定义:指妊娠28周前出现的流产前期状态。症状表现: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血液常呈暗红色或血性白带,无妊娠物排出;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妇科检查特征: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预后情况:经休息及治疗后症状消失,可继续妊娠;若阴道流血量增多或下腹痛加剧,则可能发展为难免流产。
自然流产临床类型2.难免流产定义:流产已不可避免。症状表现:在先兆流产基础上,阴道流血量增多,阵发性下腹痛加剧,或出现阴道流液(胎膜破裂)。妇科检查特征:宫颈口已扩张,有时可见胚胎组织或羊膜囊堵塞于宫颈口内,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