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中国福利会托儿所工作人员招聘(1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能力提升).docx
文件大小:74.74 KB
总页数:5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3.79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中国福利会托儿所工作人员招聘(1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早年,某市一工厂基建项目在申报过程中,累计需办理各类审批手续28项,前后要盖86枚图章,涉及33个审批部门,但该项目的审批手续仍未完结。解决该问题的切入点应是()。

A.实现人员分流

B.机构协调配置

C.建立健全法制

D.转变政府职能

【答案】:D

【解析】该问题的核心是项目审批手续繁琐,涉及众多审批部门且手续未完结。实现人员分流主要是针对政府部门人员过多的情况,减少人员数量,这与解决审批手续繁琐、流程复杂的问题并无直接关联。机构协调配置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部门之间的协作,但只是对现有机构关系的调整,没有触及到审批流程复杂问题的根源。建立健全法制主要是从法律制度层面进行规范,而当前问题并非是缺乏相关法律,而是审批流程本身存在问题,所以建立健全法制不能直接解决审批手续繁琐的问题。转变政府职能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切入点。传统的政府职能可能存在管理过多、过细的情况,导致审批流程复杂。通过转变政府职能,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流程,能够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从而解决项目审批手续繁琐的问题。所以解决该问题的切入点应是转变政府职能。

2、收费站提供的便民服务项目均为免费,以下哪项不属于基本服务项目()。

A.车辆加水

B.内服药品

C.维修工具

D.饮用开水

【答案】:B

【解析】收费站提供的便民服务项目通常以满足司乘人员基本需求且保障安全、便利为原则,并且一律免费。车辆加水可用于车辆引擎降温等情况,是保障车辆正常运行的基本服务;维修工具能在车辆出现简单故障时,供司乘人员进行初步维修操作,属于基本服务范畴;饮用开水能满足司乘人员口渴饮水需求,保障身体基本需求。而内服药品涉及个人健康和用药安全问题,不同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不同,使用内服药品需要专业的医学建议和指导,随意提供内服药品可能会带来健康风险,所以一般不会作为收费站基本便民服务项目。因此,本题应选提供内服药品这一选项。

3、某地经济十分低迷,政府采取的手段不正确的是:

A.增加税收

B.增加政府支出

C.增加政府的支付

D.增加补助

【答案】:A

【解析】经济低迷时应刺激经济。增加税收会加重企业和个人负担,不利于经济复苏;而增加政府支出、支付及补助能增加市场资金,刺激需求,促进经济,所以增加税收的手段不正确。

4、某单位规定,员工上班迟到一次,扣发当月10%的奖金,自此规定出台之后,员工迟到现象基本消除,这是采取()的管理方式。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忽视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不同管理方式的概念。正强化是通过给予积极的刺激,增加行为出现的频率;负强化是通过撤销消极刺激,增加行为出现的频率;惩罚是通过施加消极刺激或撤销积极刺激,减少行为出现的频率;忽视是对某种行为不理会,以降低该行为出现的频率。题目中该单位规定员工上班迟到一次就扣发当月部分奖金,这是通过施加扣发奖金这一消极刺激,来减少员工迟到这一行为,符合惩罚的管理方式定义。而正强化应是给予奖励促使员工不迟到;负强化是撤销某种不利因素让员工不迟到;忽视则不会对迟到行为进行干预。所以答案是惩罚。

5、“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体现的是集体主义道德要求在()层次的要求。

A.公私兼顾

B.先公后私

C.公私并重

D.无私奉献

【答案】:A

【解析】集体主义在道德要求上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无私奉献的最高层次、先公后私的普遍层次以及公私兼顾的基础层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体现的是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遵循合理合法的途径,这反映出在不损害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合理追求个人利益,属于公私兼顾层次的道德要求。先公后私强调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先考虑集体利益;无私奉献要求为集体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而公私并重并非集体主义道德要求的层次表述。所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集体主义道德要求在公私兼顾层次的要求。

6、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过渡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答案】:D

【解析】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目的是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平稳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所以本题正确答案对应的时长是5年。

7、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

A.代表的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

B.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C.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

D.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答案】: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