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贵州省遵义市2023年九年级《化学》11月月考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
文件大小:226.69 K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8.9千字
文档摘要

PAGE9/NUMPAGES18

贵州省遵义市2023年九年级《化学》11月月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答案的标号涂黑。

1.我国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B.随意焚烧生活垃圾

C.推广绿色能源汽车 D.研制可降解的材料

【答案】B

【详解】A、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可以改进生存环境,做法符合该主题;

B、随意焚烧生活垃圾,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会造成环境污染,做法不符合该主题;

C、推广绿色能源汽车,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法符合该主题;

D、研制可降解的材料,减少环境污染,做法符合该主题。

故选B。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详解】A、取用液体时,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瓶塞没有倒放桌面上,会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图为俯视读数偏大实际偏小,实验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如图实验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与试管上方,不能伸入试管中,不能接触试管内壁,图中胶头滴管伸入到了试管中,如图实验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锶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锶是一种金属元素 B.锶原子的质子数为38

C.锶的元素符号是Sr D.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答案】D

【详解】A、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该元素的名称,锶是金字旁,所以锶是一种金属元素,故A正确;

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即锶的原子序数为38,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38,所以锶原子的质子数为38,故B正确;

C、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右上角表示元素符号,即锶的元素符号是Sr,故C正确;

D、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子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即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是克,故D错误;

故选D。

4.化学上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是

A.原子的质量极小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的体积极小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

【答案】D

【详解】A、原子的质量极小,没有体现化学变化,不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故A错误;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没有体现化学变化,不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故B错误;

C、原子的体积,是本身的性质,没有体现化学变化,不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故C错误;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说明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分成更小的粒子,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故D正确。

故选D。

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

A.矿泉水高锰酸钾 B.洁净的空气金属汞

C.稀盐酸水 D.金刚石二氧化碳

【答案】B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详解】A、矿泉水含有水和矿物质属于混合物,高锰酸钾是由钾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A错误;

B、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属于混合物,金属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B正确;

C、稀盐酸含有水和盐酸,属于混合物,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C错误;

D、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6.保持金刚石和石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碳分子 B.碳元素

C.碳原子 D.碳离子

【答案】C

【详解】物质的化学性质由构成物质的微粒保持,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所以保持金刚石和石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碳原子,故选C。

7.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正确的是

选项

方法

示例

A

类比法

试管可以直接加热,推测烧杯也可以直接加热

B

观察法

物质的变化中,观察到有发光、放热现象即可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C

分类法

根据所含物质种类,可将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