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关于部分直属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人才(博士)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十四年抗战”认定抗战始于()年,这一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公然开启侵华大幕,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也随之蓬勃开展。
A.1929
B.1930
C.1931
D.1932
【答案】:C
【解析】“十四年抗战”认定抗战始于1931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悍然拉开侵华大幕,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随之如火如荼地展开。而1929年、1930年及1932年均非“九·一八”事变发生时间,并非“十四年抗战”起始年份。所以答案是1931年。
2、()又被称为“殷墟文字”,它记录并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状况,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A.象形文
B.世俗体文
C.甲骨文
D.科普特文
【答案】:C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特定文字类型的了解以及其与商朝政治经济情况、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研究的关联。首先分析题干所描述的文字特征,这种文字被称为“殷墟文字”,并且能记录和反映商朝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有重要作用。接下来看各选项。象形文是一种古老的造字方法,它是用图形来表示事物,世界上很多古老文明都有象形文,并非特指商朝的“殷墟文字”,与题干描述不符。世俗体文是古埃及文字演变过程中的一种字体,主要用于古埃及的世俗事务书写,与商朝以及中国的“殷墟文字”没有关系。科普特文是在古埃及象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文字,是埃及科普特人使用的文字,和中国商朝的文字没有关联。而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因出土于商朝都城殷墟(今河南安阳),所以又称“殷墟文字”,它确实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符合题干描述。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与“殷墟文字”定义和作用相匹配的文字,即甲骨文。
3、湖南省最大的湖泊是(),该湖泊跨越湖南、湖北两省。
A.太湖
B.洞庭湖
C.西湖
D.鄱阳湖
【答案】:B
【解析】该题是关于湖南省最大且跨越湖南、湖北两省湖泊的知识考查。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但主要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交界处,并非是湖南省最大的湖泊,也未跨越湖南、湖北两省,所以不符合要求;洞庭湖,它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有强大的蓄洪能力,同时它跨越湖南、湖北两省,也是湖南省最大的湖泊,符合题目描述;西湖地处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面积较小,不属于大型的湖泊类型,更不是湖南省最大的湖泊,不符合题意;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也不是湖南省最大的湖泊,不符合题目条件。综上,答案是洞庭湖。
4、组织的营销战略和财务战略属于()。
A.公司层战略
B.事业层战略
C.职能层战略
D.竞争战略
【答案】:C
【解析】营销战略和财务战略是为了贯彻、实施和支持公司层战略与事业层战略而在企业特定职能管理领域制定的战略。职能层战略主要涉及企业内各职能部门,如营销、财务、生产、研发等,其作用在于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使企业各职能部门的活动相互协调配合。公司层战略主要关注企业整体的经营范围和资源配置方向;事业层战略侧重于各业务单元如何开展竞争。而竞争战略其实是事业层战略的一部分。所以组织的营销战略和财务战略属于职能层战略。
5、以下节气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立冬、小雪、小寒、冬至
B.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C.小暑、大暑、处暑、立秋
D.立春、惊蛰、雨水、春分
【答案】:B
【解析】二十四节气按时间顺序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首先分析第一组节气,立冬之后是小雪,接着是大雪,然后才是冬至,最后是小寒,所以立冬、小雪、小寒、冬至顺序有误。第二组节气中,白露之后是秋分,接着是寒露,最后是霜降,其顺序符合节气时间排列规律。第三组节气里,小暑、大暑之后是立秋,再之后才是处暑,所以小暑、大暑、处暑、立秋顺序错误。第四组节气,立春之后是雨水,接着是惊蛰,然后是春分,所以立春、惊蛰、雨水、春分顺序错误。综上,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节气组是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6、为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
A.作风转变年
B.效能提升年
C.减负增效年
D.基层减负年
【答案】:D
【解析】为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19年3月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所以正确答案是基层减负年。
7、大千世界,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