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代码勇攀“天梯”!
信息时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紧密相连,不断打破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时空壁垒,促进知识的高速迭代,成就感官向数字世界的无限延伸,致力于推动人们对认知边界的不断探索。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是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的三个竞赛版块之一,于2016年举办第一届赛事,之后每年举办一次。
该赛事是面向高校学生的高水平计算机类竞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联合主办。竞赛旨在提升学生的计算机问题求解水平,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024年第九届“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一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全国总决赛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580所高校组成的1865支队伍参加。
全国总决赛分为3个组别,分别是珠峰争鼎(本科组)、华山论剑(本科组)、沧海竞舟(专科组);本科生限参加珠峰争鼎组或华山论剑组,专科生可参加任一组。经过激烈的角逐,获得珠峰争鼎组一等奖的高校有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获得华山论剑组一等奖的高校有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城市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获得沧海竞舟组一等奖的高校有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校等。
出彩的成绩彰显了这些学校在计算机教育领域的深厚底蕴与强大实力,以下是对获奖的几所“双一流”高校的介绍。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1978年,先后培养出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朝晖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陈左宁、陈纯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才。
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设计学4个一级学科以及与一级学科体量相当的人工智能交叉学科。
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均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设计学为浙江省一流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均获评A+。
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数学力学系的计算数学专业和物理系的无线电物理、电子物理和半导体物理专业。学校1978年正式成立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有计算机软件和微电子2个专业;2002年成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之后,在原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和微纳电子学系;2021年成立计算机学院。
在科学研究方面,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涵盖了国内计算机专业最全面的研究方向,在计算机理论、系统软件与软件工程、知识工程、程序设计语言、信息安全、人机交互与多媒体、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语言学、计算机体系结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与多媒体通信、人工智能等多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在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研究方向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6uPjRhKIl1idLTgWXm9Zrg==;在人才培养方面,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建成了与国际一流计算机学科相匹配的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建立了以拔尖班和图灵班为代表的计算机学科优秀本科生培养计划。
作为全国最早建立的计算机科学院系之一,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教学与科研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计算技术专业。
经过多年的沿革与积淀,计算机学院学科架构齐全、专业特色鲜明,目前设有3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人工智能。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均为A档。
计算机学院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中国计算机事业奠基人张效祥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张黔教授,到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滴滴出行首席技术官张博,再到“华为天才少年”江奎……从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走出去的一位位杰出校友,在各个领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1973年初,学校的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软设备(计算机软件)、电子精密机械(计算机外部设备)3个专业正式建立,并于当年开始招生,这一年可以看作是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创办的开端。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计算机学院已成为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院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下设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安全4个二级学科,其中,计算机系统结构为国家重点学科、湖北省高校特色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评A。
电子科技大学是国内最早建立计算机专业的高校之一。学校1979年成立计算机系,1984年建立微机所、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