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培训】B端C化的设计理念.pptx
文件大小:6.16 M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1.77千字
文档摘要

B端C化的设计理念分享人:

1、背景2、对B端C化的理解3、B端C端的不同4、B端C化在产品中具体的表现5、B端C化未来的设计方向目录

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迅速发展正在推动着整个软件行业的审美革命,在C端产品市场逐渐饱和的情况下,互联网大厂正在将资本逐步转移到B端市场的广阔蓝海中。B端C端化的设计理念也应运而生,认为可以用C端的模式和思维来进行B端产品的设计。背景

如今一些新型B端产品的设计理所应当的在用户体验五要素中最贴近用户的结构层、框架层和表现层中与一些C端产品在一定程度保持了一致,这种设计理念其实也很好的解决了传统软件的复杂、门槛高、难用等痛点,很大程度降低了用户的认知成本和学习成本,把高效、简单、易用的工具带到大家的日常工作中。背景

对B端C化的理解B端产品在使用体验和视觉感受这两个方面和C端产品接近。不管是C端还是B端,其实它的使用对象都是“人”,应该要遵循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和一系列复杂的人体工程学操作习惯。两者都需要关注用户在使用时的体验感受,顺畅的使用流程、清晰的信息展示和高效的行为效率,以及有效的引导都能够快速的帮助用户完成目标任务。无论是C端设计还是B端设计,满足这些条件无疑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可以借鉴并不完全相同,B端更复杂。

B端C端的不同使用者不同B端:组织集体,以群体为单位进行协同。C端:目标用户群体即是主要使用人群本质不同B端:“企业欲”企业使用,功能扁平,固定时间C端:“个人欲”个人使用,核心功能,碎片化时间价值主张不同B端:效率、成本、管控、数据分析C端:用户的体验、使用简单、有乐趣产品思维不同B端:基于服务思维,工具化思维,更加理性C端:产品化思维,游戏化思维,更感性,更多的是娱乐和情感的满足产品形态不同B端:注重业务的梳理,多数会用到图表、表格、模型,偏向更垂直行业或更专业的面板形态C端:注重用户的感受,会用到很多夸张的动效,炫彩的颜色

B端C化在产品中具体的表现-结构层结构层确定各个将要呈现给用户的选项的模式和顺序。结构层是用来设计用户如何到达某个页面,并且要考虑他们完成事情之后能够去哪里。以前的B端表单往往过于冗长,借鉴C端一些注册场景的设计,把表单拆分成3步内的行为步骤,减少用户的疲惫感提升体验。

B端C化在产品中具体的表现-框架层产品的框架层包括:按钮、控件、照片、文本区域的位置。框架层是用于优化页面设计布局的。具体在B端产品的列表页可以体现出,列表页中整体的按钮、文本区域的位置、搜索和筛选的布局设计其实与C端产品中的商品详情页是类似的,遵循用户的阅读顺序和视觉焦点来进行设计。

B端C化在产品中具体的表现-表现层视觉、听觉、(触觉)的体验设计。多体现在一些情感化的设计也被运用在了B端产品中。

B端C化未来的设计方向-3D化B端因为对数据的展示有较强的需求,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提高效率的判断纬度也包括信息数据的获取效率,而3D的视觉在数据可视化层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可以帮助用户更快速的理解数据维度所表达的核心价值。近年来网速等硬件设施的升级也为3D化视觉带来可落地的基础,设计师也尝试在产品设计中融入更多的3D化元素。

B端C化未来的设计方向-情感化人们对传统B端产品的印象往往是觉得它们比较枯燥、呆板的,如今一些新型的B端产品的设计理念也试图在抛开用户对于产品的这种既定印象,所以很多产品在往一些娱乐化、IP化的方向尝试,并且都达到了一些比较好的效果,未来在这方面的思考和尝试只会越来越多。

B端C化未来的设计方向-个性化B端产品的同质化严重,所以B端产品也需要从一些产品定位去定制更加富有个性的品牌基因,可以让用户产生对产品的感情,达到从同类产品中能够脱颖而出的目标。

不管是B端还是C端,目的都是为了解决业务场景中遇到的问题,使用对象都是人,都应该站在“人性”的角度考虑问题,它们的侧重点不同,C端更注重视觉感受,要做到在视觉表现的感性层面吸引用户,而B端其实更为复杂,需要做到底层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产品的专业性包括交互、视觉的吸引力,这样才能从众多产品中得到用户的认可并脱颖而出。“B端C端化”也只是在某些方面通用,但核心侧重点不同,不能以偏概全、一概而论,但可以借鉴与参考,B端产品也可以做的很精彩。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