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部门建设与运营
演讲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01
部门职能定位
02
技术架构体系
03
系统实施流程
04
数据管理规范
05
运维优化策略
06
未来发展方向
01
部门职能定位
数字化战略规划职能
负责根据公司战略和业务发展需求,研究并制定数字化战略和实施方案。
研究与制定数字化战略
负责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与推广,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数字技术创新与推广
负责数字化产品与服务的设计、开发、测试及发布,推动公司产品与服务的数字化升级。
数字化产品与服务的开发
系统运维保障职责
系统日常运行维护
负责公司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及时发现并处理系统故障。
01
数据安全与保密
负责公司数据的安全存储、备份与恢复,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防止数据泄露或被非法访问。
02
技术支持与培训
为其他部门提供技术支持与培训,提高公司员工的数字化素养和技能水平。
03
跨部门协同管理机制
业务流程优化与再造
负责公司业务流程的优化与再造,推动数字化转型在各部门落地实施,提高公司整体运营效率。
03
负责公司级跨部门项目的推进与管理,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协调解决项目中的重大问题。
02
跨部门项目推进与管理
协同工作平台的搭建与维护
负责跨部门协同工作平台的搭建与维护,促进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沟通协作。
01
02
技术架构体系
基础设施层构成
包括企业内网、外网及无线网络等,确保数据传输的畅通和高效。
网络设施
主机与存储
系统软件
提供高性能、可扩展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支持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
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为应用层提供稳定、高效的基础服务。
包括ERP、CRM、SCM等,实现企业主要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处理。
业务应用系统
建立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跨部门、跨业务的信息整合与共享。
信息共享平台
通过数据挖掘、报表生成等工具,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核心业务系统架构
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网络安全
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保障企业网络的安全和稳定。
01
数据安全
采用数据加密、备份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02
身份认证与授权
通过统一的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机制,控制用户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权限。
03
03
系统实施流程
需求分析标准化流程
需求调研
需求评审
需求分析
需求变更管理
与客户深入沟通,了解业务流程、痛点和需求,形成详细的需求文档。
对需求进行细化、分类、梳理,制定需求规格说明书,确保开发团队准确理解需求。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需求评审,确保需求的合理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建立需求变更流程,对需求变更进行评估、批准和追踪。
开发测试阶段管理
开发计划制定
开发过程监控
代码审查
测试计划与执行
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制定详细的开发计划,包括时间节点、人员分工、任务安排等。
对开发过程进行持续监控,确保开发进度和质量符合预期。
对开发完成的代码进行审查,确保代码质量、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制定测试计划,包括测试范围、测试方法、测试数据等,并执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上线部署与培训方案
上线前准备
检查系统配置、数据迁移、接口联调等,确保系统上线前各项准备工作完成。
02
04
03
01
上线监控
对上线后的系统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上线部署
按照部署计划,将系统部署到生产环境,进行系统测试和性能调优。
培训与支持
为系统使用者提供培训,包括系统功能、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确保使用者能够熟练使用系统。
04
数据管理规范
数据治理框架设计
数据治理组织结构
明确数据治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构及其职责划分。
数据治理流程
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使用和销毁等环节的管理流程。
数据质量标准
制定数据质量标准和数据清洗规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数据资产管理
对数据资产进行分类、编目、评估和监控,提高数据资产的利用价值。
业务分析工具配置
数据分析工具选择
业务场景分析
数据可视化工具
培训和支持
根据业务需求选择适用的数据分析工具,如数据挖掘、商业智能等。
配置数据可视化工具,实现数据图表、仪表盘等形式的直观展示。
针对不同业务场景,配置相应的数据分析模型和指标,为业务决策提供支持。
为员工提供数据分析工具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员工的数据分析能力。
数据安全合规控制
数据安全政策
数据访问控制
数据加密和脱敏
安全审计和监控
制定数据安全政策,明确数据保护的责任和措施。
实施数据访问权限管理,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敏感数据。
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处理,保护个人隐私。
实施安全审计和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