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6
授课章节及主题
项目三短视频拍摄
任务1摄像用光
课次
6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摄像用光的类型与特点;
掌握摄像用光的光位与光型。
能力目标
具备摄像布光的能力。
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清晰有序的逻辑思维;
培养学生摄像艺术创作与分析的意识;
培养学生系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
培养学生摄影师的职业素养。
学情
分析
知识基础
对于短视频内容定位与脚本撰写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
学生特点
1.喜欢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
2.渴望能够自已完成短视频作品的创作。
教学
重点
1.摄像用光的类型和特点分析;
2.摄像用光的光位分析。
教学
难点
摄像用光的光型。
教学
方法
讲授法案例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线上线下混合式
教学资源与平台
教学平台
学银在线/detail/249752035
参考教材
《短视频设计与制作》电子工业出版社2023年8月第1版
《短视频编辑与制作》,吴航行李华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自学
1.在教学平台完成微课内容学习:
(1)微课视频《摄像机的使用》
(2)微课视频《单反相机的使用》
(3)微课视频《手机摄影参数的设置》
(4)微课视频《正确持机的方式》
2.完成课前任务与主题讨论:
【课前任务】
请每位同学拍摄一张校园美景图,并给这张图取一个合适的名字,提交至讨论区。
照片名称:
照片原图:
1.【推送资源】教师在教学平台推送微课与课前自学活动。
2.【发布任务】教师发布课前自学任务。
3.【任务评价】教师对课前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4.【策略调整】教师查看学生课前学习与任务完成情况,通过问卷及知识测试成绩针对瓶颈和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1.【接受任务】登录学习通平台,接受课前任务;
2.【自主学习】学习任务内容。
3.【小组协作】讨论完成课前讨论与自测。
知识回顾(15min)
1.查看学生课前任务完成情况,并分析、点评。
2.回顾与总结课前知识点:
知识点1手机摄影参数的设置
知识点2正确持机的方式
1.【课堂活动】教师通过开展各种课堂活动回顾上次课知识点。
1.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任务导入(2min)
李明明同学所在的“湘果工作室”成员撰写完短视频脚本,并设计出分镜头脚本后,马上就进入短视频拍摄阶段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得以应手的器材,摄影师会感到无从下手、力不从心。有了合适的摄影器材,如果没有掌握设备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也很难拍出分镜本镜头所想要实现的效果。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刻地了解到,一部优质是短视频作品是技术与艺术的产物。所以,他们在平时的闲暇时光阅读了很多摄影摄像的书籍,对于摄像机的原理与操作方法有了一个最基本的认识与了解。
1.【任务导入】教师通过案例导入本次课的学习目标。
1.学生了解本次课学习的目标。
任务描述(3min)
在短视频拍摄创作中,我们经常会使用灯光,因为灯光可以满足我们对广告画面的创作要求,如何运用好灯光是影视行业人士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那么光有哪些类型?它们又存在着哪些不同呢?光位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解决吧!
问题1:短视频拍摄时会用到哪些光呢?它们又有哪些分类呢?不同类型的光的特点与使用范围是什么呢?
问题2:为了营造不同的氛围,如何根据拍摄主体所处的环境和创作意图来选择光位呢?
问题3:在短视频拍摄时,被摄主体所受到的光线往往不止一种,而且不同的光线作用也不一样,这些不同的光线就是光型。短视频视频时,有哪些光型呢?每一种光型应该如何摆放位置呢?它们在整个短视频中起到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1.【任务描述】讲师讲解本次课需要完成的任务。
1.学生了解本次课要完成的任务。
任务实施(65min)
重点讲解(35分钟)
【新知讲授一】摄影用光的类型和特点(有微课)
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
软光和硬光
直射光、散射光和反射光短
【技能训练】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任务:拍摄一组软光与硬光效果的照片,对比软光与硬光之间的区别。
【新知讲授二】摄影用光的光位(有微课)
水平方向光位
垂直方向光位
【教师演示】随机选一位同学为模特,从不同的高度照射为光线,拍摄画面,观察并分析不同高度的光线所产生的效果。
【技能训练】随机选一位同学为模特,一名同学为摄影师,围绕模特拍摄一段视频,要求体现顺光、逆光、侧光、低光、高光、顶光等不同光照的方向与高度,观察并记录不同光位下的造型效果。
难点突破(30分钟)
【新知讲授三】摄影用光的光线造型(有微课)
光型是指各种光线在拍摄时对被摄对象所起的作用。在短视频拍摄时,被摄主体所受到的光线往往不止一种,而且不同的光线作用也不一样,这些不同的光线就是光型。根据光线在造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