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05章 图像复原课件.ppt
文件大小:884.5 KB
总页数:50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3.01千字
文档摘要

第5章图像复原;5.1图像退化目的及原因;5.1.2图像复原和图像增强的区别

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图像的质量,但目标不同。

图像增强不考虑图像是如何退化的,而是试图采用各种技术来增强图像的视觉效果。因此,图像增强可以不顾增强后的图像是否失真,只要看得舒服就行。

而图像复原就完全不同,需知道图像退化的机制和过程等先验知识,据此找出一种相应的逆处理方法,从而得到复原的图像。图像复原要明确规定质量准则,衡量接近原始景物图像的程度。由于引起退化的因素众多而且性质不同,为了描述图像退化过程,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往往多种多样,而恢复的质量标准也往往存在差异性,因此图像复原是一个复杂的数学过程,图像复原的方法、技术也各不相同。

如果图像已退化,应先作复原处理,再作增强处理。

图像增强---提高图像的可懂度。(主观角度)

图像复原---提高图像的逼真度。(客观角度)

;5.1.3图像退化原因;5.1.4图像复原的应用及分类;5.2图像退化的数学模型;其中H(x,y)概括了退化系统的物理过程,就是所要寻找的退化数学模型。数字图像的图像恢复问题可看作是:根据退化图像g(x,y)和退化算子H(x,y)的形式,沿着反向过程去求解原始图像f(x,y),或者说是逆向地寻找原始图像的最佳近似估计。

图像退化的过程可以用数学表达式写成如下的形式:

g(x,y)=H[f(x,y)]+n(x,y)(5-1)

退化的图像是由成像系统的退化加上额外的系统噪声而形成的。;假定退化系统是线性位移不变系统,且受加性噪声n(x,y)的干扰,则退化图像可表示为

g(x,y)=f(x,y)*h(x,y)+n(x,y)

推导:因为,一幅连续图像f(x,y)可以看作是由一系列点源组成的。因此,f(x,y)可以通过点源函数的卷积来表示。即

式中,δ函数为点源函数,表示空间上的点脉冲。

在不考虑噪声的一般情况下,连续图像经过退化系统H后的输出为

因此,;在线性和空间不变系统的情况下,退化算子H具有如下性质:

(1)线性:设f1(x,y)和f2(x,y)为两幅输入图像,k1和k2为常数,则

(2)空间不变性:如??对任意f(x,y)以及a和b,

则对于线性空间不变系统,输入图像经退化后的输出为;在频域上可以写成;;因为fe(x)和he(x)已扩展成周期函数,故ge(x)也是周期性函数,用矩阵表示为;设f(x,y)大小为A×B,h(x,y)被均匀采样为C×D大小。

为避免交叠误差,采用添0延拓的方法,将它们扩展成M=A+C-1和N=B+D-1个元素的周期函数。;则输出的降质数字图像为

;g、f是MN×1维列向量,H是MN×MN维矩阵。其方法是将g(x,y)和f(x,y)中的元素排成列向量。;;给定了退化图像g(x,y)、退化系统的点扩展函数h(x,y)和噪声分布n(x,y),就可以得到原始图像f的估计。

实际计算的工作量十分庞大。

假设图像大小M=N=512,相应矩阵H的大小为MN×MN=262144×262144,这意味着要解出f(x,y)需要解262144个联立方程组,其计算量十分惊人。;通常有两种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例:假设已知原始图像;;5.3无约束恢复(逆滤波);;2.非约束图像复原的病态性质;为此改进的方法有:

①?在H(u,v)=0及其附近,人为地仔细设置的值,使N(u,v)*不会对F(u,v)产生太大影响。

下图给出了H(u,v)、同改进的滤波特性的一维波形,从中可看出与正常的滤波的差别。

;3.逆滤波法的特点;5.4有约束复原;在最小二乘类约束复原中,令Q为f的线性算子,要设法找一个最优估计,使得形式为的,服从约束条件的函数最小化。求这类问题的最小化,常采用拉格朗日乘子算法。也就说,要寻找一个,使得准则函数;怎么求?;利用迭代求解值的步骤:;求解上式的关键就是如何选用一个合适的变换矩阵Q。选择的Q的形式不同,就可得到不同类型的有约束的最小二乘类图像复原方法。

;5.4.2.维纳滤波;Rf和Rn均为实对称矩阵,在大多数图像中,邻近的像素点是高度相关的,而距离较远的像素点的相关性却较弱。通常,f和n的元素之间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