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壹
计算机网络概述
贰
网络体系结构
叁
网络硬件设备
肆
网络协议与服务
伍
网络安全基础
陆
网络故障诊断与维护
计算机网络概述
章节副标题
壹
网络定义与分类
计算机网络是由多个计算机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网络的定义
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型、网状等,每种结构有其特定的网络设计和应用场合。
按拓扑结构分类
计算机网络按覆盖范围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等。
按覆盖范围分类
01
02
03
网络功能与作用
数据通信
信息检索与服务
分布式处理
资源共享
计算机网络允许不同设备间传输数据,如电子邮件和即时消息,实现信息快速交换。
网络使得用户能够共享文件、打印机等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通过网络连接,计算机可以协同工作,进行分布式计算,提升处理能力和效率。
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检索信息,享受在线服务。
网络发展简史
1960年代,ARPANET的建立标志着现代计算机网络的诞生,为后来的互联网奠定了基础。
早期网络的诞生
01
1983年,TCP/IP协议成为ARPANET的标准通信协议,为不同网络的互联提供了可能。
TCP/IP协议的推广
02
1991年,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万维网,极大地推动了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的共享。
万维网的出现
03
21世纪初,宽带和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连接更加便捷,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宽带和无线技术的发展
04
网络体系结构
章节副标题
贰
OSI七层模型
物理层
物理层负责数据传输的物理媒介,如电缆、光纤等,确保比特流的正确传输。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通过MAC地址管理数据帧的传输,负责错误检测和流量控制。
网络层
网络层负责数据包的路由选择和转发,IP协议是其核心,确保数据包能到达目的地。
应用层
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如HTTP、FTP等协议,支持用户交互。
传输层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TCP和UDP协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传输效率。
TCP/IP模型
负责将数据包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涉及物理硬件和数据链路层协议。
网络接口层
处理数据包的寻址、路由选择和分片,确保数据包能正确无误地到达目的地。
网际层
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TCP协议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顺序性。
传输层
为应用软件提供网络服务,如HTTP、FTP和SMTP等协议,支持各种网络应用。
应用层
模型比较与应用
OSI模型注重理论,分七层;TCP/IP模型更实用,分四层,两者在网络通信中各有应用。
01
不同网络协议根据模型层次划分,如HTTP在OSI的应用层,而IP协议在TCP/IP的网络层。
02
模型层次帮助理解数据包处理过程,对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
03
云计算服务依赖于网络模型,如OSI模型帮助理解虚拟网络接口和多租户网络隔离。
04
OSI模型与TCP/IP模型的对比
网络协议在模型中的角色
模型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模型在云计算中的应用
网络硬件设备
章节副标题
叁
网络连接设备
交换机用于连接多台计算机,通过MAC地址表转发数据包,提高网络效率。
路由器连接不同网络,如家庭与互联网,通过路由表决定数据包的最佳路径。
网桥连接两个或多个局域网段,通过学习网络中的MAC地址来过滤和转发数据帧。
无线接入点(AP)允许无线设备连接到有线网络,实现无线网络覆盖。
交换机
路由器
网桥
无线接入点
集线器是早期网络设备,用于将多台设备连接到一个网络中,但不区分数据包目的地。
集线器
网络交换设备
01
交换机的功能与作用
交换机用于连接多个设备,通过MAC地址表转发数据包,提高网络效率。
02
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区别
路由器连接不同网络,而交换机主要用于同一网络内设备间的连接和数据交换。
03
交换机的分类
交换机按功能和性能分为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交换机,各有不同应用场景。
04
交换机的选购要点
选购交换机时需考虑端口数量、转发速率、是否支持VLAN等因素。
05
交换机的安全性问题
交换机可能面临MAC地址泛洪攻击等安全威胁,需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网络终端设备
个人电脑是网络终端设备的典型代表,用户通过它访问互联网,进行信息的收发和处理。
个人电脑
智能手机集成了多种网络功能,如移动通信、Wi-Fi连接,是现代人接入网络的重要终端。
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以其便携性和强大的网络功能,成为用户浏览网页、观看视频和进行在线学习的常用设备。
平板电脑
网络打印机允许用户通过网络发送打印任务,支持多用户共享,提高了办公效率和便捷性。
网络打印机
网络协议与服务
章节副标题
肆
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