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五、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任务3智能路网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中国路网交通服务体系结构
主讲人:邓春兰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路网交通服务体系结构
一、路网检测体系
路网监测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在道路上安装交通流检测器,包括线圈、微波、视频等自动检测器,然后将这些交通流采集数据回传到后台进行路网路况分析和判断。
交通流检测器
01
GPS浮动车方式主要是通过在浮动车辆上加装GPS车载设备来进行交通信息的采集。
浮动车
03
路况信息的收集主要依托各个路段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上报,信息上报主要通过QQ群、OA系统等网络通信方式。
人工采集
02
利用定位和交通信息提取技术获取相应的交通信息,为交通出行提供诱导信息服务
交通信息采集
04
中国路网交通服务体系结构
二、路网运行分析与预测
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公路网交通运行状态分析评估与预测技术研究设立于2011年4月,该项目结合物联网技术的特点,通过对国内外公路网交通运行状态分析评估与预测技术的调研分析,开展了公路网动态交通信息处理、交通运行状态分析评估与预测、交通运行风险预警等技术研究,开发的交通运行状态分析评估与预测系统,可预测事件发生后路网10min、20min、30min拥堵排队长度,实现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转变,为大范围路网的应急处置管理与公众出行诱导服务提供决策支持。
中国路网交通服务体系结构
三、信息发布
中国路网交通服务体系结构
四、交通运输应急体系建设
五、气象检测与服务体系
全行业建立了由公路养护、施工队伍、运输车队和武警交通部队组成的公路应急保障队伍,形成了部、省、市、县联动的应急保障体系,出台了《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从2005年开始交通运输部与国家气象局合作,联合开展公路气象预报预警,双方联合制定并发布了《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暂行技术要求》。各有关省区据此建设了一批公路气象监测站和监测系统。利用实时气象数据与卫星云图生成公路气象预报地图与报告;与国家气象局建立专线,交互共享数据。
中国路网交通服务体系结构
六、公路收费服务及ETC全国联网
七、公路服务区建设和服务工作
为提高公路通行效率,筹集公路建养资金,建设收费公路。收费公路提升了全社会物流、客流通行效率,在土地节约、节能减排,促进经济社会文化交流、促进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缓解了国家财政压力。开通收费公路“绿色通道”,减免鲜活农产品收费,重大节假日减免7座及7座以下小客车通行费。
2014年3月7日,交通运输部下发《关于开展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全国高速公路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联网工作。
我国从沈大高速公路第一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起,在以后的高速公路建设中全部建设了公路服务区,服务区提供停车、加油、就餐客房、购物、如厕、汽车修理等服务,部分服务区还提供特产售卖、休闲娱乐等服务,部分地区还开展了长途客运接驳、旅游信息咨询等服务。服务区管理模式主要有自管、承包租赁、企业化运行等方式,服务质量和成效不一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