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平时案例分析三参.pptx
文件大小:155.57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

?请大家在12月23日17:00前完成病例分析,由班长或学委统一收齐电子版(请标明班级、姓名、学号,清点总人数),交至生理楼105办公室向若兰老师处()

?逾期成绩无效

?;病例三;问题;送院前该患者处于休克哪一阶段?此阶段微循环变化的特点是什麽?

答:送院前患者处于休克进展期(微循环瘀滞期)。此阶段微循环的特点为灌而少流,灌大于流。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逐渐舒张,血液流入阻力降低,毛细血管开放数目数多。同时血细胞在微静脉中粘附、聚积不断加重,微循环流出阻力增大。

;请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提出针对此患者的抢救原则。

答:1.病因学防治:如止血等。

2.纠正酸中毒:休克时缺血、缺氧会导致乳酸血症性酸中毒,酸中毒还可以导致高血钾,临床应及时纠正酸中毒,否则将直接影响血管活性药物的疗效,也影响心肌收缩力。

3.补充血容量:各种休克都有有效循环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最终导致组织灌流量减少。临床上输液原则是“需多少,补多少”。

4.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目的是提高微循环血液灌流量。该患者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收缩血管药物虽然能升高血压,但会加重微循环的缺血缺氧,会令休克进一步恶化,所以该患者的药物使用不当。

5.防治细胞损伤:如使用糖皮质激素等。

6.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与衰竭:积极预防DIC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