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气象学与气候学A》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院(系)_______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大气垂直分层中,对天气现象影响最显著的是()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柯本气候分类法中,热带雨林气候的代号是()
A.Af
B.BWh
C.Cfa
D.Dfc
森林蒸腾作用对区域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降低空气湿度
B.增加地表反照率
C.调节局地温度
D.减少降水频率
全球变暖背景下,森林碳汇功能的变化趋势是()
A.增强
B.减弱
C.先增强后减弱
D.无显著变化
下列气象要素中,与森林火灾发生风险相关性最高的是()
A.气压
B.风速
C.相对湿度
D.太阳辐射
气候模型在林业中的应用不包括()
A.预测森林生产力
B.评估树种适应性
C.模拟森林碳循环
D.监测树木年轮宽度
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北方干旱加剧
B.南方降水减少
C.冬季气温偏低
D.台风活动频繁
林业气象监测系统的核心功能是()
A.实时采集气象数据
B.分析历史气候资料
C.模拟气候变化情景
D.生成天气预报
下列天气系统中,与森林病虫害爆发关联性最强的是()
A.冷锋
B.气旋
C.高压脊
D.台风
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包括()
A.物种分布区迁移
B.森林火灾频率增加
C.土壤有机质分解加速
D.林木遗传多样性提升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大气中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最强的气体是__________。
森林冠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称为__________。
气候系统的五大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冻圈和__________。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排放增加。
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可用于监测森林__________变化。
森林生态系统通过__________作用调节区域碳平衡。
气候模型中,__________模型可模拟大气辐射传输特性。
林业生产中,__________是评估树木生长与气候关系的重要指标。
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干旱)频率增加对森林的直接威胁是__________。
可持续森林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__________的平衡。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森林对区域气候的调节作用
降温增湿:
蒸腾作用释放水汽,增加空气湿度;
树冠遮阴减少地表太阳辐射吸收。
碳汇功能:
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CO?,减缓全球变暖;
森林土壤和生物量是重要的碳储存库。
局地环流影响:
森林与周边非林地形成热力差异,促进局地对流和降水;
降低风速,减少风蚀和蒸发。
气候模型在林业中的应用价值
树种适应性评估:
模拟不同气候情景下树种的生长表现,指导造林规划;
预测气候变化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
碳循环研究:
量化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吸收与释放过程;
评估森林管理措施(如采伐、再造林)的碳效应。
灾害风险预警:
预测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暴雨)对森林的影响;
辅助制定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策略。
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威胁
物种分布变化:
温度升高导致森林物种向高纬度或高海拔迁移;
部分树种可能因无法适应气候变化而灭绝。
森林火灾风险增加:
高温干旱加剧可燃物干燥度,延长火灾季节;
极端天气事件(如雷击)引发火灾概率上升。
病虫害爆发:
气候变暖缩短害虫繁殖周期,扩大分布范围;
森林健康受损,抗病能力下降。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森林火灾与气象条件关联性分析
案例:某林区夏季发生重大森林火灾,起火时气象数据显示:气温38℃,相对湿度15%,风速8级,无降水。
问题:
(1)分析上述气象条件如何促进火灾发生与蔓延?
(2)结合林业气象监测系统,提出预防措施。
(3)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风险的长期影响是什么?
气候变化对森林碳汇功能的影响
案例:研究表明,某森林生态系统在过去20年中碳储量下降了12%。
问题:
(1)可能的气候驱动因素有哪些?
(2)如何通过森林管理措施增强碳汇能力?
(3)气候模型在评估碳汇潜力中的作用是什么?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设计林业气象监测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方案
系统架构设计:
硬件层:
部署温湿度、风速、风向、降水等气象传感器;
集成无人机遥感和卫星数据接收模块。
数据层:
建立云平台存储实时数据和历史记录;
采用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不可篡改。
应用层:
开发AI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