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春季学期专任教师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
文件大小:77.99 KB
总页数:59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4.04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春季学期专任教师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根据题意,关于小吴为局里起草的公文文种的选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事项需要报送区财政局审批,应适用“请示”

B.因报废事项经局领导会议同意,应适用“纪要”

C.因与区文化馆的请示一起报送,应适用“报告”

D.文化局和财政局是不相隶属机关,应适用“函”

【答案】:D

【解析】公文文种的选择需要依据具体的行文目的、发文机关与收文机关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来确定。对于需要上级机关审批的事项,通常使用“请示”这一文种。这里事项需要报送区财政局审批,这符合“请示”用于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的适用范围。“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它并不是用于向上级请求审批事项的文种,所以不能因为报废事项经局领导会议同意就适用“纪要”。“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一般不用于请求审批事项,不能因为与区文化馆的请示一起报送就适用“报告”。文化局和财政局通常存在上下级隶属关系,并非不相隶属机关,“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所以不适用“函”。

2、()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该盆地内有中国最大的沙漠和最大的内流河。

A.准噶尔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塔里木盆地

【答案】:D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我国主要盆地的地理特征。我国有多个重要盆地,各有特点。一个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且内部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和最大的内流河。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它们都位于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准噶尔盆地是我国第二大盆地,与题目中面积最大的描述不符。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之称,并非面积最大且不具备题目所描述的特点。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红土盆地,农业发达,也不符合题目条件。所以符合题目描述的是塔里木盆地。

3、理论上最早预言黑洞存在的是()。

A.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

B.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C.量子力学理论

D.大爆炸宇宙学理论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黑洞存在的理论预言相关知识。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主要描述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它侧重于宏观物体在引力场中的运动规律,并未从理论上预言黑洞的存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现代引力理论的重要基石。该理论对引力的本质进行了全新的阐释,认为引力是时空弯曲的表现。根据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当物质高度集中在一个足够小的区域时,会形成一种引力强大到连光都无法逃脱的天体,也就是黑洞。因此,从理论上首先预言黑洞存在的正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理论主要研究微观世界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如原子、分子和基本粒子的行为等,与黑洞存在的理论预言并无直接关联。大爆炸宇宙学理论是关于宇宙起源和演化的一种模型,它描述了宇宙从一个极高温度和密度的初始状态开始膨胀和演化的过程,并非首先预言黑洞存在的理论。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4、下列活动不属于公文办理的是()。

A.公文拟制

B.发文办理

C.收文办理

D.整理归档

【答案】:A

【解析】公文办理包括发文办理、收文办理和整理归档。发文办理主要是指公文从拟制到发出的过程,收文办理是对收到公文的处理过程,整理归档则是将办理完毕的公文进行整理保存。而公文拟制是公文产生的前期过程,包括起草、审核、签发等环节,不属于公文办理的范畴。所以答案是不属于公文办理的是公文拟制。

5、英国有一句谚语“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它告诫人们,有些事情既然已不可挽回,就不要再为此伤脑筋,而应保持乐观的心态。下列经济学名词中,与该谚语表达了相同含义的是()。

A.平均成本

B.机会成本

C.沉没成本

D.边际成本

【答案】:C

【解析】题目中谚语“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意思是事情已无法挽回,就不必再为此烦恼,应保持乐观,这体现的是对已发生且不可改变的事情无需纠结的态度。平均成本是指一定范围和一定时期内成本耗费的平均水平,它反映的是成本的平均状况,与事情不可挽回无需纠结的含义无关。机会成本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强调的是选择所带来的潜在损失,并非针对已无法改变的既定事实,与题干含义不同。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即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和“打翻的牛奶”一样,是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不应再为其伤脑筋,与题干谚语表达的含义一致。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主要用于分析生产决策中的成本变化,和题干含义不相符。综上,与该谚语表达了相同含义的经济学名词是沉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