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一章汉字概述
课时4课时(180min)
知识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2)了解汉字的内部构造。
(3)了解汉字的基本特征。
技能目标:
教学目标
(1)掌握不同笔画、部件的形态和用法。
(2)能够正确拆分汉字的结构。
素养目标:
(1)培养对汉字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2)培养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
教学重点: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汉字的构造、汉字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汉字的构造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考勤【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教师】播放课件中的视频并提出问题
问题导入教师书写的对象是汉字,它的历史悠久,为什么它历经数千年,依旧是我们生活、文化的核心,它到底藏
着什么独特魅力?
【学生】观看、聆听、思考、回答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新知,讲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汉字的构造、汉字的特征等知识
第一节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一、汉字的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是结绳记事说。
传授新知二是图画符号说。
三是仓颉造字说。
二、汉字的演变
【教师】播放课件中视频,并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我们每天使用的汉字是如何从远古时期一步步发展到现在的?请结合视频内容,谈谈你对汉字的了解,猜
测汉字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重要的阶段?
1
【学生】观看、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一)古文字阶段
先秦时期的文字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甲骨文、金文和籀文,它们都属于广义上的大篆体系。
【教师】播放“文字的诞生”视频(详见教材)
【学生】观看、思考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土方入侵’涂朱卜骨刻辞》”和“《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图片(详
见教材),讲解甲骨文
甲骨文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且自成体系的文字,也是汉字的初始形态。甲骨文笔画较细,方笔居多,笔画
末端常有刀刻形成的锋芒;字形偏瘦长,字体结构的图画痕迹比较明显,整体象形意味较浓。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大盂鼎铭文”和“散氏盘铭文”图片(详见教材),讲解金文
金文以西周金文为代表,大多铸刻于礼器、乐器等青铜器之上。金文与甲骨文相似,但是其笔画更加圆润
厚重,字形更加宽博大气,字体结构更加规整有序。
【知识链接】礼器
礼器,又称“彝器”,是指古代贵族在进行祭祀、丧葬、婚嫁、任命、征伐等活动时举行仪式所使用的器
皿,具体指青铜器中的鼎、簋、觚等。
……(详见教材)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石鼓文”图片(详见教材),讲解籀文
籀文是春秋战国时期通行于秦国的一种文字,是介于金文和小篆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文字,在汉字史上起到
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秦诏版拓片”和“《峄山刻石》局部(李斯)”图片(详见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