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育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传授知识
B.提升技能
C.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答案:C
2.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学记》
B.《论语》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答案:A
3.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陶行知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答案:A
4.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
A.顺序性
B.可逆性
C.社会实践性
D.均衡性
答案:C
5.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产业革命
答案:B
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学
B.班级管理
C.教书育人
D.传授知识
答案:C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答案:D
8.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布置与批改
D.教学评价
答案:B
9.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答案:C
10.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A.文化传统
B.受教育者的需求
C.生产力水平
D.教育的规模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教育的文化功能包括()
A.传承功能
B.选择功能
C.融合功能
D.创新功能
答案:ABCD
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答案:ABCD
3.下列属于教师劳动特点的有()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答案:ABCD
4.课程的文本表现形式有()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材
D.课程目标
答案:ABC
5.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有()
A.教学目的和任务
B.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C.学生的实际情况
D.教师自身的素养
答案:ABCD
6.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调控功能
D.评价功能
答案:ABCD
7.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有()
A.双轨制
B.单轨制
C.分支型学制
D.多轨制
答案:ABC
8.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有()
A.民主平等
B.尊师爱生
C.教学相长
D.心理相容
答案:ABCD
9.下列属于班级授课制优点的有()
A.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B.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D.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答案:ABD
10.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
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答案:正确
2.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答案:正确
3.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答案:错误
4.课程就是学科。()
答案:错误
5.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的提高。()
答案:错误
6.德育就是道德教育。()
答案:错误
7.班级就是班集体。()
答案:错误
8.教育评价就是对学生的评价。()
答案:错误
9.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答案:错误
10.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答案: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有:(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2.简述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素养。
答案: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有:(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2)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3)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4)职业心理健康。
3.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