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措施培训
演讲人:
日期:
CATALOGUE
目录
01
担保措施概述
02
核心担保类型
03
担保业务流程
04
风险控制机制
05
法律合规要点
06
案例实务分析
01
担保措施概述
担保基本定义与分类
担保定义
担保是指债务人或第三方向债权人提供一定的财产或信用,保证债务人履行债务的一种法律行为。
01
担保分类
根据担保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保证担保、抵押担保、质押担保、留置担保和定金担保等五种。
02
担保措施功能作用
风险分散
通过担保,债权人可以将部分风险转移到担保人身上,从而降低自身的风险。
信用增强
债务履行保障
担保人提供的担保可以增加债务人的信用,使得债务人更容易获得债权人的信任,进而获得融资。
当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时,担保人可以按照担保合同的约定,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保障债权人的权益。
1
2
3
常见应用场景解析
融资担保
企业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通常需要提供担保物,以保证贷款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01
交易担保
在商品交易、股权转让等场景中,担保措施也被广泛应用,以保障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02
履约担保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可以提供担保来保证合同的履行,减少合同风险,提高合同履约率。
03
02
核心担保类型
保证担保实施要点
审查保证人资格
确保保证人具备代为清偿债务的能力,且无重大不良信用记录。
明确保证方式
明确保证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或一般保证,并了解各自法律责任。
核定担保额度
根据保证人资信状况和担保能力,合理核定担保额度。
签订保证合同
与保证人签订书面保证合同,确保合同要素齐全、合法有效。
抵押担保操作规范
选定抵押物
选择权属清晰、价值稳定、易于变现的资产作为抵押物。
01
评估抵押物价值
由专业评估机构对抵押物进行价值评估,确保抵押物价值足额。
02
办理抵押登记
依法在相关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确保抵押权合法有效。
03
监控抵押物状态
定期查看抵押物状态,防止抵押物价值减损或灭失。
04
质押物种类与范围
明确质押物种类和范围,确保质押物具有合法性、可转让性和价值性。
质押物交付与保管
质押物需交付质权人保管,确保质押物安全、完好。
质押物价值波动
关注质押物价值波动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应对质押物价值减损。
质押物处置与清偿
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依法对质押物进行处置并优先受偿。
质押担保风险边界
03
担保业务流程
前期资信调查流程
收集资料
收集被担保人的基础资料、财务资料、业务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
01
实地调查
对被担保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其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信用记录等。
02
风险评估
基于调查情况,对被担保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担保额度和担保方式。
03
内部审批
将评估结果和担保方案报公司内部审批,确定是否给予担保。
04
担保合同签署要素
明确担保合同的双方,即担保人和被担保人。
合同双方
明确担保的范围,包括担保的金额、担保方式、担保期限等。
担保范围
明确担保人的责任,包括代偿责任、连带责任等。
担保责任
明确双方在担保合同中的违约责任和违约后的处理方式。
违约责任
登记备案执行步骤
登记备案执行步骤
担保登记
跟踪监督
备案管理
风险预警
在相关部门办理担保登记手续,确保担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将担保合同及相关资料进行备案管理,方便后续查询和调阅。
对被担保人的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确保其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发现被担保人存在风险时,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担保人的权益。
04
风险控制机制
风险预警指标设置
包括担保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以及这些指标的趋势和波动情况。
财务指标
关注担保企业的主营业务增长情况、市场份额、客户集中度、供应商稳定性等,以及这些因素对企业经营稳定性的影响。
包括担保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担保放大倍数、最大单笔担保额等,以评估机构的风险承受能力。
业务指标
评估担保企业的信用状况,包括贷款逾期率、欠息情况、信用评级等,以及是否存在不良信用记录。
信用指标
01
02
04
03
风险管理指标
要求借款人提供抵押物作为反担保,确保在借款人无法履行债务时,担保机构能够通过抵押物获得补偿。
借款人提供质押物,如股权、存货、应收账款等,作为反担保措施,降低担保风险。
要求借款人找到第三方保证人,为借款人的债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增加还款的保障。
设立风险准备金账户,按照一定比例从担保费用中提取资金,用于弥补可能发生的担保损失。
反担保措施设计
抵押物反担保
质押物反担保
保证人反担保
风险准备金
协商追偿
与借款人进行协商,通过分期还款、延长还款期限等方式,尽量减少代偿损失。
追索保证人
如果借款人提供了保证人作为反担保措施,担保机构有权向保证人追偿,要求其履行保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