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脑卒中急救流程.pptx
文件大小:4.18 MB
总页数:2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5
总字数:约2.34千字
文档摘要

脑卒中急救流程汇报人:处置规范与操作指南

目录脑卒中概述01急救流程02现场处置03转运规范04医院处置05治疗原则06康复与预防07CONTENTS

脑卒中概述01

定义与分类010203脑卒中定义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因脑部血流中断导致脑组织损伤。常见症状包括突发性肢体无力、言语障碍和意识模糊。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由脑部血管阻塞引起,占脑卒中病例的80%以上。及时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需在发病后4.5小时内进行。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因脑部血管破裂导致,占脑卒中病例的10%-15%。病情危重,需立即控制血压和手术治疗以降低颅内压。

常见症状010203突发性无力脑卒中患者常出现突发性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影响行动能力,需立即进行急救处理。言语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表现为表达不流利或无法理解他人说话,需迅速识别并采取急救措施。视力问题脑卒中可能导致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视野缺损或复视,需及时就医以避免进一步损害。

急救流程02

初步评估123初步评估目标初步评估旨在快速识别脑卒中症状,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为后续急救措施提供依据。关键症状识别通过观察患者面部不对称、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症状,初步判断是否为脑卒中。评估时间控制初步评估应在10分钟内完成,确保患者尽快进入救治流程,减少脑损伤风险。

紧急呼叫1紧急呼叫流程发现脑卒中症状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清晰描述患者症状、位置及联系方式,确保急救人员快速响应。2症状描述要点准确描述患者的面部不对称、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典型症状,帮助急救人员初步判断病情。3患者信息提供提供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及当前状况,为急救人员制定救援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现场处置03

保持气道通畅010203气道评估立即评估患者气道是否通畅,观察有无异物阻塞或舌根后坠,确保氧气供应。体位调整将患者置于侧卧位或头后仰位,防止舌根后坠,必要时使用口咽通气道辅助。清除异物快速清除口腔及鼻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或异物,必要时使用吸引器,维持气道通畅。

监测生命体征010203生命体征监测脑卒中急救中,需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确保生命体征稳定,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意识状态评估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快速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判断脑卒中严重程度,指导急救决策。神经系统检查检查患者瞳孔反应、肌力和语言功能,评估神经功能损害范围,为诊断和救治提供关键信息。

转运规范04

转运前准备评估病情在转运前,首先对患者进行快速病情评估,包括意识状态、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确保病情稳定。准备设备确保急救设备齐全,如氧气瓶、心电监护仪、急救药品等,并检查设备功能正常,以备转运途中使用。沟通协调与接收医院提前沟通,明确转运路线、时间及患者病情,确保转运过程无缝衔接,提高救治效率。

转运中监护转运前评估转运前需全面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确保病情稳定,避免转运途中风险。途中监护要点转运过程中需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关注意识状态变化,及时处理突发情况,确保安全抵达目的地。设备与药品准备转运前确保急救设备齐全,如呼吸机、除颤仪等,并备足急救药品,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状况。

医院处置05

急诊评估123初步评估急诊医生需迅速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症状,确定是否为脑卒中,并记录发病时间。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及家属病史,包括既往疾病、用药情况、发病经过,以辅助诊断和制定急救方案。影像学检查立即进行CT或MRI检查,明确脑卒中类型(缺血性或出血性),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影像学检查010203影像学检查目的影像学检查用于快速识别脑卒中类型,明确病变部位和范围,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依据,是急救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常用检查方法常用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和血管造影。CT用于快速排除出血,MRI可清晰显示缺血区域,血管造影评估血管病变情况。检查注意事项影像学检查需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优先选择无创技术,确保患者安全,同时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治疗原则06

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概述溶栓治疗是通过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的关键方法。适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需在发病后4.5小时内实施,以降低致残率。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包括年龄、发病时间及症状符合标准的患者。禁忌症涵盖近期出血史、严重高血压等,需严格评估以避免风险。溶栓药物选择常用药物包括阿替普酶和尿激酶,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阿替普酶为首选,需精确计算剂量,确保疗效与安全性。010203

抗血小板治疗123抗血小板作用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广泛应用于脑卒中急性期治疗,有效降低复发风险。常用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可单独或联合使用,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制定。治疗时机抗血小板治疗应在脑卒中确诊后尽